經常進食高膽固醇食物,可能生膽石而不自知。專科醫生指出,本港及亞洲人口中,每十人有一人生膽石。常吃高膽固醇食物、年紀大或長期服避孕藥,均屬高危因素。初期膽石無病徵或只有膽絞痛,痛楚來自腹部,常被誤當胃痛,不少人因而掉以輕心,延誤醫治。曾有患者的膽石直徑達四厘米,要動手術取出;亦有患者出現膽管炎,面黃兼發高燒送院才確診膽石致病。醫生提醒市民,多運動和少吃高膽固醇、高糖食物,定期身體檢查。
大埔醫院內科及老人科副顧問醫生李敏儀表示,內科門診每星期處理一百宗不同病例,當中一至二人確診膽石,比例不高,相信是較嚴重者已轉往其他專科治療,「門診病人多數睇其他痛症,檢查吓先知有膽石,病人一般有一、兩粒膽石。」據外國研究,膽石有百分之一機會併發膽囊炎、胰臟管炎等,初期膽石問題病徵不明顯,九成患者忽略,一旦確診已併發不同炎症。
李指出,膽石成因眾多,包括糖尿病、肥胖、多吃高脂肪食物等。四十歲後膽管開始退化,分泌的膽鹽減少,故年紀愈大愈易有膽石,「膽鹽會溶解膽固醇,如果溶唔晒(膽固醇)就有膽石。」服避孕藥等賀爾蒙藥物,可影響血液的膽固醇比例,形成膽石的機會較一般人高一倍。
「細粒嘅膽石會周圍走,如果塞住膽管令佢脹大發炎,病人會肚痛、面黃同發燒。」李敏儀稱,曾有七十多歲婆婆,有一厘米直徑大的膽石,膽管脹大發炎,要用膽管鏡取出膽石;有病人的膽石達四厘米直徑,需以外科手術取走膽石。她提醒,高危人士若腹絞痛應盡快求醫,驗血及超聲波檢查可及早發現。他們平日要注意飲食,經常運動,減低患病風險。
記者張美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