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供應苦無策 公屋篤數究可悲

「有恒產者有恒心」,有固定的產業,才能安居樂業,古代如是,現代亦如是。香港貧窮問題不斷惡化,深層次矛盾愈演愈烈,主要就是因為房屋問題解決不了,樓價高,租金貴,許多基層市民望樓興嘆,以致公屋申請宗數愈積愈多,輪候時間愈來愈長。

審計報告揭發房屋署在公屋輪候時間上涉嫌「篤數」,為求達到平均三年上樓承諾,將輪候時間較短的長者單身人士,歸入一般家庭申請類別,令一般家庭的平均輪候時間由超過三年降至兩年零八個多月。審計署炮轟房署並無善用公屋資源,不但沒有嚴打申請人或住戶虛報漏報資料,更未有收緊富戶及寬敞戶的政策。

事實上,由於私人樓宇價格高不可攀,市民對公屋的需求不斷上升,連不少單身大學生亦加入申請行列,而公屋供應又遠遠追不上實際需要,結果自然亂象叢生。房屋署為求粉飾櫥窗不惜篤數,固然荒謬絕倫,但也正好反映當局拓土無方,增加供應無計的窘態。早前長遠房屋策略委員會提出未來十年興建四十七萬個單位的目標,扣除每年約二萬個私樓單位,每年公屋供應量平均只有約二萬七千個,相對於公屋輪候申請宗數超過二十二萬,根本供不應求,可見三年上樓的目標只能淪為紙上談兵。

港府官員誇誇其談,指建屋四十七萬的目標並非一成不變,可以根據需要調整。這顯然是欺人之談,在目前的社會和政治氣氛下,當局覓地建屋阻力重重,連四十七萬的目標亦未必可以完成,遑論進一步增加供應。有人建議加快舊型公共屋邨重建,以提供更多單位,這本來不失為一個辦法,可惜對於如何安置居民,港府同樣束手無策,所謂加快舊邨重建無非又是一鍋無米粥。

其實正如我們多次指出,香港不是沒有土地建屋,只是港府嫌貧愛富,不敢觸動權貴利益而已。審計報告踢爆私人會所種種亂象,不僅反映當局監管不力,亦顯示私人遊樂場地契約的政策早已不合時宜。當局一方面為找不到土地建屋而煩惱,另一方面又放任私人會所霸佔土地資源,權貴有地享樂,蟻民無瓦遮頭,這不是很荒謬嗎?最令人詬病的是佔地一百七十公頃的粉嶺高爾夫球場,地政總署十多年前已質疑繼續批出該私人遊樂場地契約,年期又長達廿一年,將會為該地的未來發展帶來極大掣肘,但當局卻置若罔聞,照樣批出契約。難怪東北發展計劃引起這麼大的爭議,當局放着現成的土地不用,偏偏費時失事強徵土地,以致被指「毀家滅村」,可謂咄咄怪事。

民生無小事,房屋問題更是大事之中的大事,前朝政府多年不作為,停建居屋,少建公屋,以致問題不斷惡化,積重難返。現屆政府既然已接下這個爛攤子,不管願意或不願意,都必須面對,必須解決。尤其是如何疏導公屋輪候者,加快上樓時間,既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