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海燕」威力驚人,菲律賓受災地區估計死亡人數上萬。此全球今年最強颱風的巨大殺傷力,有論者認為乃氣候變化造成——地球暖化導致海水變暖,海水愈暖,帶着水氣上升氣流速度愈快,形成颱風愈強。
但氣象學家對氣候變化與颱風威力關係,看法並不一致。有人甚至認為氣候變化減低颱風頻密度,這假設與今年大西洋地區觀察所得脗合。把上述觀察與海水溫度上升導致風力增強的假設結合,得出的假設是:氣候變化令颱風頻密度減低,卻大大增加個別颱風的威力;有估計指,若氣候變化持續,將來百分之一的颱風,足以造成百分之五十的破壞。
「海燕」的破壞非僅是由於高風速造成,在其登陸菲國之際,區內錄得極低氣壓。低氣壓把潮水拉高,令巨浪隨巨風掩至,如同時出現海嘯一樣。因此,靠海災區在風浪夾擊下,大量房屋倒塌,幾近夷為平地。貧窮地區房屋建築簡陋,又沒有預設風災避難場所,風浪襲來不堪一擊,避無可避,乃傷亡眾多另一原因。
颱風過後之死亡第二波,可由災區衞生環境惡劣而起。沒有清潔食水,乃霍亂等病從口入疫症肇因。災區積水導致蚊蟲孳生,乃蚊傳疾病如登革熱、瘧疾溫床。難民擁擠在收容所內,呼吸道傳播疾病如流感、痲疹等容易爆發。
肢體創傷不獲適當護理,借傷成毒,可以奪命,導致靠截肢保命的傷者大增。治安崩潰,盜賊橫行,游擊隊乘時發難,天災之外再加人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