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輻射大致可分為電離輻射及非電離輻射兩類,電離輻射包括高速粒子及高能量電磁波,例如X射線及中子等;非電離輻射則包括無線電波、紫外線及紅外線等。有專家指,雷達站釋出的輻射屬非電離輻射,雖然不是高能量的電磁波,但如果過於接近雷達而吸收大劑量的輻射,仍有可能影響身體甚至致癌,市民應盡量避免走近雷達。
非電離輻射是低能量的電磁輻射,日常接觸到的包括紫外線、紅外線、微波及無線電波等,它們的能量較低,生活中廣泛應用的包括煮食用的微波爐及手機等。城大電子工程學系副教授梁世榮指,雷達發出的電磁波,亦屬非電離輻射,但能量比起家居電器高得多,若長期接觸輻射有機會致癌。他提醒市民,不要因好奇而擅進雷達站範圍,以免吸收過量輻射。
醫學界一直關注電磁波輻射對健康的威脅,近年不時有研究指這種輻射可能對中樞神經、心血管系統、生殖系統等有不良影響,但至今尚未能確立兩者的關係。內科腫瘤科專科醫生邵祖德指出,短時間接觸電磁波輻射應不會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