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江派錢笑騎騎,香江沉淪長戚戚。當香港社會正為連場政治風波鬧得不可開交之際,澳門政府又宣布推出連串惠民措施,贏得一片喝采。兩個特區一治一亂,一喜一憂,恰成鮮明對比。
澳門特首崔世安昨日發表「以人為本」為主題的新一年度施政報告,宣布向每名永久居民派發九千元,非永久居民派發五千四百元,而公積金、養老金、醫療券、殘疾津貼、進修基金等亦統統加碼;除此之外,施政報告還承諾加強人才規劃及培訓等,達到「教育興澳」。正所謂,風景這邊獨好,澳門經濟發展勢頭良好,今年第三季失業率僅百分之一點九,政府庫房有逾千億元儲備,有足夠的條件讓市民分享經濟成果,也有足夠的財力為市民錦上添花。
珠玉在側,覺我形穢。相對於澳門連續第七年大手筆派錢,港府年前不情不願地派了一次錢,結果亂七八糟,無以為繼,兩者簡直不可相提並論。同樣是特別行政區,同樣實行一國兩制,香港甚至比澳門更早回歸,只因一水之隔,兩個特區的發展南轅北轍,一邊順順利利,一邊吵吵鬧鬧,一邊笑騎騎,一邊長戚戚,這不正是經典粵語名曲「一水隔天涯」的寫照嗎?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澳門政府定位清晰,目標正確,社會和諧,政通人和,一心一意發展經濟及民生,自然無往而不利。反觀港府施政如盲頭蒼蠅,亂碰亂撞,加上社會高度政治化,整天內鬥內耗,幾乎沒有片刻安寧,不亂才怪。澳門與香港回歸後走上不同的道路,一個上升,一個沉淪,一個朝氣蓬勃,一個死氣沉沉,令人不勝唏噓!
最近免費電視發牌事件鬧得滿城風雨,就是香港內鬥內耗、自甘墮落的縮影。港英時代,港督一言九鼎,行政會議擁有無上權威,沒有人敢質疑港督會同行政會議作出的任何決定,然而港府今次發牌卻引起高度質疑,有人不斷要求當局公開行會文件,令一直行之有效的行會保密制及集體負責制受到嚴峻挑戰。更令人側目的是,連行會內部也出現不同聲音,有人為了討好民粹而公開與政府唱反調,將管治團隊內部的矛盾暴露無遺。
正如古人所說,上下不合,令乃不行。行政會議窩裏反,固然凸顯管治成員各懷鬼胎,互相拆台,而立法會議事堂上吵吵鬧鬧,動不動就要祭出有「尚方寶劍」之稱的特權法,更是令人莫名其妙。表面上香港實行的是行政主導下的三權分立,實際上立法及司法儼然已凌駕於行政,成為港府施政的重大阻力。行政、立法、司法三權不是互相制衡,而是互相扯皮,互相拆台,香港怎麼可能有運行呢?泛民主派搞風搞雨,唯恐天下不亂,而建制派同樣是非不分,一味保皇保貪,兩者只是五十步與一百步之差而已。
有人說,香港問題的癥結在於沒有民主,只要實現「真普選」,一切問題自然迎刃而解。這種說法似是而非,英國統治香港一百多年從來沒有民主,卻能夠維持強勢管治,也能夠搞好經濟及民生,相反,回歸後港人治港,逐步推動民主,反而不斷沉淪,這該如何解釋呢?澳門沒有人要求甚麼真普選,社會比香港和諧,經濟比香港繁榮,這又該如何解釋呢?
橘越淮而為枳。民主不是不好,關鍵是在甚麼地方推行,以及何時推行,如何推行。美國實行民主當然沒有問題,但將美國那一套照搬到落後國家或地區,必然荒腔走板,弄巧反拙。一個社會如果沒有法治,沒有規矩,民主非但不能帶來公平與公義,反而隨時成為動亂的根源,埃及、利比亞、伊拉克等國家的悲劇就是前車之鑑。事實上,香港的問題不在於沒有民主,而在於法制被人為扭曲,當司法獨立淪為司法獨大,當法律成為打壓異己的政治工具,即使有民主,也無濟於事。
歸根究柢,香港回歸後之所以亂象叢生,不斷沉淪,主要原因就是港人治港失敗,就是中央所託非人。鄧小平曾再三強調,港人治港有個界線和標準,就是必須由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來治港;而近年來中央官員也不斷重申要確保愛國愛港力量長期執政。然而說是一回事,做是另一回事,中央政府為港人挑選的歷任特首都不孚眾望,不是老實無能,就是奸猾縮骨,尤其曾蔭權爵士任內不僅一事無成,而且把香港搞得烏煙瘴氣,他被視為「無間道」,並不是空穴來風。所謂愛國愛港者治港,不知從何談起。
對香港回歸十六年來的種種亂象,中央政府一直視而不見,見而不理,如今尾大不掉,積重難返,想撥亂反正恐怕比登天還難。最令人心寒的是,中央政府往往敵友不分,是非不辨,導致眾叛親離,四面楚歌,隨着愛國愛港者逐漸銷聲匿迹,關鍵時刻還有誰願意挺身而出呢?中央又如何面對即將來臨的政改風暴呢?
「花落不堪問,春光半已空。」過去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基礎建設,或者是政府管治水平,香港一向自視高於澳門,如今風水輪流轉,澳門後來居上,樣樣都跑在香港前面。這兩個城市都被視為紙醉金迷,不同的是,澳門的紙醉金迷愈來愈有特色,令人看到明天和希望,而香港的紙醉金迷卻逐漸迷失方向,不知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