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帶手機 慘過冇帶錢

智能手機集通訊、娛樂、上網和攝錄等功能於一身,市民幾乎人人一部在手,有調查發現,半數青年認為沒有帶手機比沒有帶錢更缺乏安全感,六成七受訪者更廿四小時長開手機。有輔導專家引述個案指一名廿四小時手機不離手的大學男生,食飯、上廁所也用手機,致與家人關係惡劣,影響學業,身體、心理及社交,需接受治療。

青年協會調查訪問五百多名年齡由十歲至二十四歲的青年關於使用智能手機,接近九成擁有智能手機,六成七受訪者更是手機廿四小時長開,平均每日花三個半小時使用手機;六成四人認為手機最大的作用是與人保持聯繫,其餘用途是社交及遊戲,接近一成青年無法忍受一整天不使用智能手機。

調查又發現,七成一受訪者在睡前會使用智能手機,五成人在食飯時使用,四成三人於如廁時也機不離手。受訪青年每日平均發出八十五個即時短訊,以及收到一百三十六個即時訊息,在學青年每日平均收到二百四十一個即時訊息,比在職青年的一百六十二個為多。

青協研究中心主任陳瑞貞指,青年正逐漸以手機代替桌上電腦,即使食飯、搭車和睡前,亦會慣性開啟,建議青少年適當分配時間,保持平衡生活,避免過度依賴手機,影響與人面對面溝通和交流。

大學生上癮 損社交礙學業

東華三院心瑜軒多重成癮綜合服務中心主任陳美璐指,青少年以至成年人玩手機成癮的求助個案愈來愈多,較嚴重的個案是一名大學男生,他廿四小時手機不離手,食飯、上廁所也在用手機,又經常用「搖一搖」程式認識新朋友,得不到回應便脾氣暴躁,和家人關係惡劣,影響學業,傷害自己身體、心理及社交發展,需要接受治療。

陳指,玩手機成癮有三大特徵,初時用手機次數愈來愈多,時間愈來愈長;進入「脫癮症狀」後,經常心掛掛不玩手機不舒服,沒有安全感,甚至不返工不上學也要取得手機在手;成癮後廿四小時機不離手,已到了損害身體、心理及社交活動的地步。他呼籲家長及學校多留意子女及學生使用手機情況,協助青少年減少玩手機時間,必要時可向輔導機構求助。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