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孫女升了小學二年級,功課依然沉重,我和太太都要每晚跟着她做功課,她吃力,我們也吃力。關鍵是上全日制,三、四點回家休息一會兒,功課便佔了大部分時間;我們不跟着也不得,因為不教她,她許多功課都不懂得做。
單是日常功課,中英文數學常識的課本內容,我都不明白為何一二年級的水準要這麼高。或許特區政府教育局希望提升課程水準,以表示香港的教育先進。習作的目的不是幫助學生學習,而是用十分刁鑽的題目考驗學生的聰明。由於題目過於刁鑽,我教孫女做時亦出錯,試問六、七歲學生和一般的家長怎樣應付呢?
孫女同學的家長很多是全力幫子女做功課,故此貼堂的作品實際上不可能是六、七歲小孩所能做到。孫女的作文也往往是我太太口述她手寫,變成了大人的習作。或者這樣有利於親子關係,也在課堂老師之外多了家長參與教學。可是,不少家庭未必有這樣條件,學生容易趕不上,落後一久便失去學習興趣,而功課深且沉重,對學生學習興趣必然有所打擊。對少數家庭支持力強和學生資質特優(其中可能有些在幼稚園時便上兩間學校加強學習),這樣的課程與教學是製造精英學生;但若為少數精英學生而犧牲大多數發展較慢的學生,教育的本義便喪失。
現在的情況是老師辛苦、學生辛苦、家長辛苦。這樣的教育制度是為學生而設抑或是為教育官員、專家而設呢?內地已明文禁止小學一二年級帶功課回家做,香港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