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移民雙刃劍 有得有失說不清

不知不覺,港府推出投資移民計劃已十周年。十年來該計劃共為香港帶來一千五百億元資金,申請個案近三萬宗,其中一萬八千六百多人獲正式批准來港定居,人均投資近八百萬元。港府「吸金」有計,成績有目共睹,然而有得必有失,投資移民計劃也帶來一些副作用,現在正是檢討的時候。

港府為了擺脫沙士後經濟低迷的困局,於○三年十月二十七日推出投資移民計劃,初時最低投資額為六百五十萬元,後來將門檻提升至一千萬元,並將房地產投資剔出計劃,但這並未妨礙計劃的吸引力,香港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投資移民地點之一。其實準確地說,香港是內地同胞投資移民的熱點,因為申請個案中八成七是內地人,一部分來自東南亞,而來自歐美發達地區的不足百分之一。要不是內地實行外匯管制,內地人必須先取得他國永久居民身份才能移民香港這一技術性壁壘,相信投資移民將會多得多。即使港府有意進一步提高投資移民門檻,相信也不會影響內地新富一族投資移民的熱情。

投資移民計劃為香港帶來不少資金,對刺激消費、幫助香港走出沙士低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過,凡事有利必有弊,與同年推出的內地個人遊政策一樣,投資移民計劃也有副作用,引發一些社會問題,尤其是推高物價及樓價最受爭議。縱然買樓已被剔出計劃,但移民者不可能不買樓置業,何況不少投資移民不止買樓自住那麼簡單,而是將置業視為主要投資手段。香港本來就房源緊缺,投資移民增加了額外市場購買力,這是香港樓價近年來長漲長有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中港矛盾的觸發點之一。正如有人認為,不管香港興建多少房屋,都不可能滿足內地有錢人對房屋的需求。

對於投資移民的逾千億資金如何運用,當局籠統公布投向房地產及固定金融資產,事實上,由於香港產業結構單調,除了樓市及股市,可以選擇的投資渠道其實不多,何況炒樓炒股是本地最賺錢的生意。投資者賺得眉開眼笑,然而除了中介商從中抽佣,一般市民卻難以受惠,甚至未見其利,反受其害。民間要求檢討投資移民制度,引導投資多元化,這不是沒有道理。

事實上,不少地方對投資移民的資金運用有所規範,比如要註冊成立實業公司,製造本地就業機會等,只有香港限定只能投於金融固定資產,甚至存放銀行收息也行,可見投資移民計劃對推動實體經濟發展作用不大,遑論促進經濟向多元化轉型。

投資移民計劃十周歲,到底是利大還是弊大,暫時還難下定論。港府日前推出人口政策諮詢文件,除了檢討輸入海外專才及優才,投資移民計劃也應該一併考慮。二十一世紀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人才其實比錢財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