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刀集:寧做台客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台灣還沒有全民選總統之時,國民黨在議會內有一群青年才俊,如趙少康、郁幕明等,察覺到李登輝的藍皮綠骨,因不滿李氏行徑而自行籌組政黨,名之曰新黨,想當然便有新國民黨的意思。新黨剛組成時聲勢浩大,趙少康第一次選台北市長時,得票還高過國民黨的黃大洲,卻只是驗證了李氏的棄黃保扁策略成功。其後選舉,新黨屢戰屢敗,本屆立委選舉無人當選,政治上幾成泡沫。

一九九八年,馬英九選台北市長時,對手是競選連任的陳水扁,選舉勢均力敵,馬的外省籍經常成為對手打擊重點,好不容易請到本省籍的總統兼黨主席李登輝站台,李氏拉着馬英九的手高舉,大喊「新台灣人」。選舉結果小馬哥打敗了阿扁,人們以為新台灣人贏了台灣人,這新台灣人稱謂當然要喧騰一陣子;沒料兩年後的總統大選,結果卻由台灣人阿扁從國民黨的新台灣人手上贏走寶座,再一次驗證了李氏的棄保策略成功。外間常常嘲諷阿扁的台腔國語,其實小馬哥的蹩腳台語更好笑,卻都是台灣人,兩者都是台灣人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上根本無新台灣人,只會說「偶們」台灣人,不會說「偶們」新台灣人,台灣人可以自承是台客,怎會自認甚麼新台灣人;一說新台灣人,便成了政治標籤,不過在搞族群撕裂。

諷刺的是,台灣之有省籍問題,追本溯源卻因為當年的新中國成立,說實在是有人寧做新台灣人,也不要當新中國人。現在有提「新香港人」說法,最好緊記人口融和,只可能在生活上潛移默化,一旦大張旗鼓,只會搞成政治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