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天下:如此紀念才有意義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治國安邦,社會維穩,從來不會是打壓,而是讓人們吃飽。歷史上的乜乜之亂,或乜乜起義、暴動,都因為人民肚子餓;而史上的「物物之治」,主要是人民「有飯吃」。

行文至此,老朽不得不佩服毛澤東。一九一九年,二十六歲的毛澤東時任北大圖書館助理,創作力極之旺盛,在《湘江評論》七月十四日的創刊號上,青年毛澤東一個人就發表了二十六篇文章,幾等於是一人辦報。

青年毛澤東的文章絕非無病呻吟,他在《湘江評論》的創刊宣言中,直指世界上最大的問題是吃飯問題,最強的力量是民眾聯合的力量。他說,「人類解放」的運動猛進,各種改革,一言以蔽之,都是由強權得自由。這就意味着吃飯的問題或說經濟的問題、生存的問題,只是最迫切的問題,應納入「人類應如何生活」這一總體的問題之內,而人類還應該追求自由、解放,這可以說是鬥爭的目標。青年毛澤東的眼光無疑遠大,他一九一九年所說的「吃飯問題」,距今九十四年仍然適用。

今年是毛澤東一百二十周年誕辰,各地紛紛舉行紀念活動,單是湖南已投資十九億元。老毛地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若然他仍有青年時的敏銳觸覺,相信他會認為紀念活動何必太鋪張,多花在改善貧窮、吃飯問題上吧!

毛澤東在帶領全黨艱辛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過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勤儉建國和勤儉節約的思想。早在民主革命時期,他就提出應該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員明白,貪污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今天要紀念毛澤東一百二十周年誕辰,在「十個官員九個貪,還有一個已入監」的寫照下,把紀念的龐大花費用來扶貧吧!取消三公消費,用來幫助山區的小朋友入學吧!如此紀念活動,才能說得上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