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戰略對北京而言,地位非常突出,是打破美日構建對中國新包圍圈的重要手段。中國領導人在事前做了充分周詳的準備與部署,然後以接力方式重拳出擊,加上美國總統奧巴馬受困國內債務危機未能赴會,北京在拉攏東盟國家上取得顯著成效。
東亞之旅,北京軟硬兼施,剛柔並濟,手段高明,既鞏固與傳統盟友(如泰國)的關係,又大幅提升了與新盟友(如印尼、馬來西亞及汶萊)的夥伴合作關係,同時亦穩定了與潛在對手(如越南)的關係,進一步孤立了美日在區內的「支點國」菲律賓。
強化自由貿易區「1+10」的經貿關係,提出「鑽石十年」的目標,推動雙邊貿易於二○二○年前穩步增加至一萬億美元,讓各國在這個經貿大餅中分到好處,是軟的手段。
促銷區內大型基建及金融方面的合作,是打造「命運共同體」——榮辱與共的重要突破口。北京輸出高鐵技術、豐厚的資金以至勞務合作,對泰國、馬來西亞、老撾及柬埔寨等極富吸引力。金融合作上,當此全球經濟欠穩,美國聯儲局退市對區內帶來的金融威脅不斷上升之際,北京建議成立區內合作的新金融體系,獲得正面回應也是預期之內。
總理李克強訪問越南,中越簽署了在南海北部灣共同開發的協議,是兩國近年來罕見的政府間海洋合作文件,使到中越關係有所緩和。北京刻意孤立菲律賓,意圖非常明顯,所謂合則雙贏,對抗則一無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