搵夠地信可滿足長策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首次表明,當局已於新界和新發展區找到相當多數量土地供發展,以滿足長遠房屋策略諮詢文件提出未來十年建四十七萬個單位的目標,首批土地將於明年推出。多名立法會議員和學者促請政府利用使用率低的軍事用地、收回私人會所及熟食市場地來建屋,更快更方便,並加快舊區和舊邨重建。

陳茂波昨在電台節目稱,長策的建屋目標多於《施政報告》已提出的承諾,約有六、七萬個單位的距離,而發展局最近完成了一輪短期租約用地、臨時撥地和工地檢討,再加上第二輪綠化用地的檢討,找到相當數量的土地可以發展。

首五年可供數萬個單位

他說,這些土地需要經過改劃程序,如果得到區議會支持,他很有信心達到四十七萬個單位的目標,而首五年便可以提供幾萬個單位。但他承認與區議會商量是最大挑戰,並否認政府「盲搶地」,指規劃署檢視每一幅土地是否可以改作住宅用途時,一定從社區設施方面考慮,並遵守規劃標準指引。

陳茂波指出,無論是填海、新發展區,都是遠水不能救近火,短期內必須靠改劃土地及檢視發展密度來增加供應。但他強調不會一刀切提高地積比,一定會考慮社區設施及交通配套,相信屏風樓出現機會不大,但無可避免會影響現有居住環境和景觀。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在另一場合亦稱,政府全速努力去找足夠土地,來滿足長策目標,當中包括檢討現有土地用途,以及開發新土地等。對於有新樓盤提供優惠抵銷買家印花稅和雙重印花稅,張炳良表示不評論發展商營銷策略,但指樓市仍波動,不應撤銷需求管理措施。

議員倡徵軍事或會所地

立法會議員范國威認為,政府首先要收回部分私人會所用地來建屋,其次是軍事用地;他舉例說,九龍塘解放軍營使用率低,只是政府拒絕承認事實,不敢觸動中央。范國威又說,舊邨重建也有發展潛力,但要安置居民,需時亦較長。

另一名議員郭家麒也說:「九龍塘和槍會山兩幅市區軍事用地可以用來起樓,中央經常都協助香港解決問題,相信只要特區政府出聲,中央不會托手(月爭)。」而王國興更指,黃竹坑熟食市場使用率低,又位處黃竹坑站旁,有發展潛力建樓。

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學系副教授姚松炎指出,舊區重建是最得到市民支持的供應土地方法,事實上全港共有五千幢五十年樓齡以上舊樓,基於安全理由也應盡快重建,目前實在太慢。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