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華地區,台灣是最早推行民主選舉的地方,亦是最早有民選領袖的地方。但時至今日,人們看台灣政局,仍然是撲朔迷離,是因為政治圈中太多「變色龍」,令人有如看電影《無間道》般,戲中角色正邪難辨。
例如:李登輝,這位蔣家王朝之後的國民黨前主席,原來一直是「身在藍營心在綠」;陳水扁,站在反貪的道德高地奪得政權,令台灣「變天」,但最後因為貪腐而成為階下囚;王金平,身為國民黨要員,近期卻為民進黨的柯建銘「關說」,結果掀起一場政治風暴,至今仍未平息。
猶記得,去年底台灣文化部部長龍應台在香港大學演講,之後有學生發問:「大學生是否應該參與政治活動?」龍應台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她當時是這樣回應:在極權統治下,很多事情對錯易分;但民主自由政治則複雜得多,必須深入了解和研究,加上切身體會,才能作出判斷。
筆者認為這觀點有道理,因為一個民主自由的政治環境,很多事情錯綜複雜,誰是誰非的確不容易分辨,台灣便是個典型例子。因此,大學生參與政治活動,若只憑一腔熱血,對社會一些表象「看不順眼」便衝鋒陷陣,以為這就是「為民請命」,那便很容易被人利用而不自知;所以在參與前,是不是應先要對社會問題多作深入研究,弄清歷史,加以分析,切莫盲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