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情:申報收禮單長過長城

行政會議成員鄭耀棠同八名立法會議員早前豪遊法國嘅後遺症開始浮現,話說行政會議成員、資深大律師廖長城喺中秋節前夕,收到應節月餅、鮑魚、花菇、奇異果等禮物,有啲禮物明顯未超過申報金額上限,但佢都一概作出申報,睇怕呢個寧濫勿缺嘅利益申報風氣,勢必會繼續蔓延。

行會規定只要收受禮物嘅價值超過二千元,就要向行會申報。廖長城早於今年三、四月期間,收到五星級酒店送贈嘅生果籃同禮物籃等,已急急腳作出申報。

不理價值 註明捐作慈善

事隔約半年後,佢喺中秋節前夕,又收到合共九份形形色色嘅禮物,包括罐裝鮑魚、瑤柱、花菇、奇異果,三藩市特級甜櫻桃等,當然唔少得應節嘅雙黃白蓮蓉月餅同迷你金腿五仁月餅啦。

其中以罐裝鮑魚為例,我哋翻查資料顯示原價係三百八十元,合計兩罐係七百六十元,理論上都未超過申報禮物金額上限,但廖長城都唔理得禮物價值幾多,亦自言對於禮物價值多少都不詳,收到幾多禮就一併申報,並註明全數捐予「恩情護老中心」,係間有參加護養院宿位買位計劃機構。廖長城連串行動似乎反映,寧濫勿缺嘅申報作風開始抬頭,我哋曾致電廖求證,但未獲回覆。

其實早前喺港府公布政治委任官員涉及潛在利益衝突的新指引,首次訂明「私人利益」的定義涵蓋家人、親屬、私交好友及曾經「欠下人情」嘅人後,已有政治委任官員,尤其係副局長同政治助理,早已預言申報較以往複雜,所以據聞佢哋私底下交流後有兩個做法,一係乜禮物都婉拒唔收,一係就收到乜禮物都全部申報。

保障自己 免出事先補鑊

話時話,副局政助呢個謹慎態度講到尾都係想保障自己,但對於公務員嚟講,大量嘅申報或多少增加佢哋工作量。不過,為免出事時先「補鑊」,寧濫勿缺都係對付利益衝突嘅暫時出路,睇嚟大家都要互相忍讓吓喇。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