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滲漏有前科 堆填亂象何其多

垃圾堆填區污水滲漏問題愈揭愈多,繼打鼓嶺堆填區之後,新界西堆填區亦懷疑發生污水滲漏,港府一味隱瞞真相,含糊其詞,愈發令人懷疑,堆填區到底還存在多少問題?對生態環境造成多大影響?

去年七月初,本報獨家報道元朗下白泥村對開的后海灣有大量貝殼類海產離奇死亡,海產腐爛發出惡臭,村民懷疑是由新界西垃圾堆填區污水滲漏造成。但環保署對事件一直秘而不宣,直至昨天才承認曾接獲投訴,一度考慮對堆填區的承辦商作出檢控,並抽取水辦作證,最後經諮詢律政司意見後,認為證據不足而主動撤銷檢控。環保署聲稱,進一步調查發現有關排放是連日大雨所收集的地面水,並非儲水池污水滲漏所致。

然而,環保署的解釋不僅無法令人釋疑,反而愈描愈黑,說穿了,該署無非玩弄文字遊戲,儲水池沒有污水滲漏,不等於整個堆填區沒有問題。正如居民指出,新界西堆填區經常出現污水滲漏,過去不知投訴過多少次了,但環保署總是敷衍了事,不了了之。即使當局撤銷對承辦商的檢控,也沒有公開交代,令居民莫名其妙。

最令居民擔心的是,堆填區的污水經下白泥大坑渠排出,對出是蠔田及海魚養殖區,隨時危害海產及市民健康。有漁戶投訴去年抽取海水養魚,結果全軍盡墨,損失慘重,懷疑與海水受污染有關。其實,海水到底有沒有受堆填區污染,只要抽取水質檢驗就知道,難道環保署連這麼簡單的事也辦不到?

眾所周知,垃圾堆填區是露天設施,本來應可承受不同的天氣影響,如今一場大雨便令堆填區污水橫流,只有兩個可能性,一是設計不當,二是管理不善。環保當局一味扮鴕鳥,對問題不是視而不見,就是刻意隱瞞,可惜欲蓋彌彰,他們愈想隱瞞,愈顯得心中有鬼。

最諷刺的是,當局無視堆填區管理不善的現實,也沒有落實源頭減廢、回收再造等環保政策,反而急不及待推銷堆填區擴建計劃,結果激起市民強烈反彈,爭議聲音不絕於耳。不難預料,新界東北及新界西堆填區接連爆出污染事件後,反對擴建堆填區的聲音勢必有增無減,若當局堅持與民為敵,只能自取其辱。

事實上,垃圾堆填佔地廣、成本貴,而且副作用多多,容易導致環境及水源污染,並非處理固體廢物的最佳辦法,外國曾發生垃圾無法分解,被迫斥巨資挖出來重新處理的例子。香港地少人多,更不可能單靠堆填解決垃圾問題。

歸根究柢,處理固體廢物必須多管齊下,港府與其絞盡腦汁推銷堆填區擴建計劃,倒不如下定決心興建焚化爐,一勞永逸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