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落區參加論壇引發群眾對峙和部分肢體衝突,表面看似壞事,實際卻是好事。
好事之一,梁振英與問責局長落區直接與群眾交流。在這樣的群眾集會,我們不可能期望政府會有甚麼政策突破,但高官與群眾面對面相談,也屬民主發展的重要部分。面對面相談會產生壓力,迫使官員懂得怎樣應對,怎樣善待民意,使政府可超越中介(政黨、專業人士)而與群眾直接聯繫,感受大家不同的思想,誘發群眾再多的提意見、提批評,把殖民地時代建立起來高官高高在上的形象打破。特首與局長這樣親民,一般的官員便再難發官威,有助促成政府走向服務民眾的道路。即使論壇沒有任何突破,這樣的溝通和新形象的政治意義還會十分巨大。
好事之二,群眾反應有支持與反對,具體地反映社會的多元化,不是一面倒要打倒特區政府。支持與反對政府的都有過激表現,但可互相抵銷,迫使雙方有所克制,實際可抑止最近反政府的示威行為愈走愈烈的趨勢。
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不是以暴易暴,而是雙方同樣做法,形成制約的壓力。再進一步激化,雙方都要考慮可能的後果和影響,特別是由此迫使警方嚴格執法,不存僥倖,大有可能把過往不守法的傾向納回法律監管的範疇,使香港的政治表達、示威遊行等重回和平理性之途,更有助香港民主的深化和廣化,而不會變成流氓式的假民主主義,如林老師的粗口、「調理農務蘭花系」的粗鄙,乃至排外的仇恨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