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助學位爭崩頭 僧多粥少年年愁

廿一世紀是知識型社會,最寶貴的是人才,所以,教育比過去任何時候都顯得重要。香港回歸以來,歷屆政府都揚言要增加投資,搞好教育,可惜說是一回事,做是另一回事,時至今日,大學學位依然嚴重不足,高等教育普及化成為遙不可及的夢想。

一年一度的大學聯招昨日放榜,只有一萬四千多人獲得資助學位,整體升學比率依然維持於不足兩成的低位,在二萬八千多名考獲入讀大學資格的文憑試考生中,約一半被拒諸門外。號稱國際都會的香港,大學升學比率長期處於如此低的水平,實在匪夷所思。在歐美國家,學生獲得資助學位的比率都超過五成,日本亦接近五成,即使只有三所大學的新加坡,升學率也有兩成五,香港相形見絀。

歸根究柢,資助學位不足的問題完全由港府一手造成。回歸前,本港資助學位已有將近一萬五千個,時隔十六年,數目依然沒有增加,證明港府投資教育止於空談。事實上,港府一味做守財奴,寧願漫無目的、永無止境地累積財政儲備,也不願增加學位,投資將來,可謂一葉障目,短視無知。

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早前聲稱,希望本港學生入讀大學學位課程的比率,逐步提高至二○一五年的三成三云云,純屬欺人之談。其實,港府投資教育口惠實不至,一味鼓勵學校開辦副學士等自資課程,企圖以此提高大專教育升學比率,結果導致副學士課程泥沙俱下,濫竽充數,無數學生淪為犧牲品。去年多間自資院校都爆出超收醜聞,嶺南大學旗下兩間社區學院甚至超收逾倍,引起社會嘩然。教育唯利是圖,學校淪為學店,副學士變成劣質教育的代名詞,這種所謂的高等教育,除了誤人子弟之外,還有甚麼意義呢?

在美加地區,副學士學位多有直接聯繫的學士學位,所以課程側重通識教育,志在為學生升讀學位課程打好基礎。反觀香港引入副學士學位,只是粗劣仿製美加教育中的一環,既沒有提供足夠的銜接學位,也沒有做好質素監管,結果畫虎不成反類犬,誤了學生,也誤了教育。

本地學生望大學之門興嘆,非本地生比例卻由回歸前的不足百分之二激增至目前約兩成,激發部分市民「排內」情緒,歸咎內地生「搶學位、搶資源」。對此,當局辯稱增加外來學生比例是全球大勢,香港招收內地學生有助吸納人才,推動經濟長遠發展。可惜事實卻是,香港產業結構單調,除了金融業吸引部分內地人才之外,內地生即使在港學有所成也未必有用武之地,以致畢業後留港發展者寥寥無幾,港府為他人作嫁衣裳,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所謂吸納人才,不知從何談起。

沒有教育,就沒有未來,年輕人升學難,就業選擇又少,道路愈走愈窄,香港的明天還會更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