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接連有智能手機電池發生爆炸,令人憂慮產品安全。消費者委員會總幹事黃鳳嫺昨建議政府成立跨部門小組研究處理方法,包括調查是否有商戶售賣冒牌電池及研究正貨電池質素等。此外,消委會就本月生效的新修訂商品說明條例收到十四宗投訴,主要涉及中成藥,全部已交海關處理。
根據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的統計,截至今年四月,約有一千零七十萬個登記電話號碼,當中九成六使用3G或4G服務。接連有智能手機電池爆炸,令人憂慮供應商有否做好品質測試。
黃鳳嫺昨指,消委會早前已批評手機供應商的維修服務不夠理想,該會今年首六個月接獲五百四十八手機維修投訴,較去年同期大增七成四,加上智能手機電池意外,建議政府成立跨部門小組研究處理方法,包括調查商戶有否售賣冒牌電池及研究正貨電池質素。
至於本月十九日生效的新修訂商品說明條例,黃鳳嫺指,截至上周五(26日),該會收到九十七宗查詢及十四宗投訴。其中六宗投訴有關中成藥,投訴內容是商品重量單位由斤變両、懷疑偽冒貨品等,其餘分別涉及各種不良營商手法,例如有商戶在網上標示以五百元出售一款微波爐,消費者到店舖購買時,商戶卻指缺貨,轉為推銷一款價值數千元的微波爐,屬「先餌誘後轉售」的不良營商行為,呼籲商戶改善營商手法。
此外,消委會主席黃玉山指,該會今年上半年收到一萬三千六百多宗投訴,與去年同期相若。不過,商品投訴有六千三百多宗,較去年同期上升百分之二十,主要源自網上購物,有八百六十九宗投訴,較去年同期上升逾一倍,主要涉及格價爭拗及未能收貨。他呼籲消費者切勿衝動消費,宜格價比較及考慮自身需要,才作出消費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