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虎嘯:京港期待差距何其之大

回歸十六年,港人之心「漸行漸遠」,對現狀愈來愈不滿;對中央政府、特區政府的信任、信心愈來愈低,對「一國兩制」信心崩盤,根本原因是中央挑選和支持下的行政長官、特區政府沒有把香港管治好。香港的政治不清明、不公義,利益集團凌駕在社會之上,享有特權,侵蝕公眾和老百姓的利益。政府在很多方面成了利益集團的代理人,口頭上講「執政為民」,實際上為利益集團服務。像曾蔭權這樣的特首乾脆和利益集團搞在一起,大行貪腐之道,瘋狂摧殘香港法治。

回歸後,香港經濟倒退,民生凋敝,困境加深,完全看不到希望和出路,各行業、各階層、各年齡段的市民都十分徬徨,對社會前景、個人前景皆失信心,對政府施政、官員所為多有怨憤。

回歸後,中港兩地關係發生了質的變化,衝擊着香港人理解和希望的「一國兩制」的實施。港人對「一國兩制」的理解和希望是香港的「一制」──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受回歸的影響,不受一國及其社會主義另一制的影響。但隨着中央「為了香港好」,為了支持特區政府施政而猛送經貿大禮,兩地交流頻密,融合加速,香港人感到「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受到侵害、威脅,香港人很不習慣、很反感這種改變。更何況,朝廷「為了香港好」而送的經貿大禮、兩地交流,香港利益集團受益最大,一般市民受益不大,反而影響了他們的正常生活,多有不便。

香港人的這些切身感受、真實想法北大人未必真明白,他們喜歡「宏觀的」、「歷史的」看問題,認為「回歸是大勢所趨」、「代表中國強國勢的實現」、「港人就該歡欣鼓舞」。「中央最為關心香港同胞」、「竭盡所能為香港好」,港人還不滿意,那一定是受了壞人和外部勢力煽動挑唆,不愛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