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情:馬英九應創造條件

馬英九當選連任黨主席,國民黨黨中央完成任務鬆口氣,接下來看的是馬主席如何繼續改造國民黨,創造國民黨永續執政的契機。

在兩岸問題上,馬英九仍堅定秉持「先經後政」。台灣有近半數民眾期待看到「習馬會」,為兩岸互動創造新亮點,或許在馬英九的領導下,國民黨可先和中共簽訂和平協議,以黨先行,創造利基。但是,馬英九還是相對地保守,甚至認為「習馬會」還需創造條件,意味着目前時機未到,在條件成熟之前他不回應如此敏感的問題。

其實,在兩岸議題上,馬英九可以更主動積極的表態:如果北京能夠在名稱、定位上獲得台灣老百姓的同意和立法院的支持,他就會贊成「習馬會」,毫無懸念為兩岸的和平發展勇往直前,將球拋給北京。現在,兩岸經貿發展的道路上不會有任何驚喜,創造突破的條件是北京新一任領導人的重任,馬英九不能迴避,必須迎戰,台灣不一定會陷於被動。馬英九追求的是歷史定位而非平穩過渡。當前,他領導國民黨面對明年七合一選舉與二○一六年的總統大選,未來三年的任期,正是他大為揮灑的時機。

然而,馬英九提倡「以黨領政」,卻被政拖垮。近日,為了軍中的一起枉死案,國防部的懲處仍不能平民憤,萬民包圍國防部,憤怒之情難抑,這也是對馬英九執政不滿情緒的發洩。這幾年來,悶經濟讓社會功能不足,加之貧富差距擴大,民眾由悶氣改為怒氣,當民眾的痛苦指數創新高,就形成了馬英九政府的信任危機。軍中枉死一案,儘管軍方將領道歉,惟政府危機處理失靈,使民眾反彈情緒高漲。

當政府施政不彰,不能取得「以黨領政」的績效,馬英九的兩岸政策當然不能有大作為。求穩乃是當前的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