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府的基建及發展計劃屢因選址發現高生態價值的物種,招致保育團體反對甚或動輒司法覆核挑戰,令港府陷入發展需要與環境保育的兩難局面。隨着港府擬發展岩洞及近岸填海覓地建屋,預見將來或會面臨更多法律挑戰。
身兼《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劃》督導委員會委員的胡紹燊表示,港府應以科學數據來平衡發展與保育,建議港府可利用五十億元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深入研究不同物種的可替代性和復原度作為環境管理的理據,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法律爭拗。
胡紹燊在受訪期間,主動談及近期多項保育議題,如大埔龍尾人工泳灘工程遭司法覆核;港珠澳大橋工程和機場第三條跑道的建造,或成中華白海豚在港數目銳減的元兇等,又多次反問記者指,「龍尾無咗管海馬,會唔會影響整個生態系統?」、「今日無咗三條管海馬,第日會唔會返番嚟?」、「中華白海豚十年內少咗六成,咁少到幾多先有事?」
胡又強調,部分物種繁殖力較強,即使數目因工程大減九成半,仍不至絕種,但現時國際上仍未掌握哪些是生態系統必備物種,以及引致生物絕種的終極數量等資料。他直言,內地近年斥資二百億元人民幣,逐一量化不同海洋生物的特性,建議政府可倣效做法,重點保育關乎整個生態系統的高層次物種,而非情感判斷保育個別物種,犧牲市民的住屋或基建需求,他計劃在該督導委員會上提出有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