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北歐調研,從丹麥的哥本哈根跑到瑞典的馬爾默(Malmo),坐火車跨越Oresound大橋。雖說是跨了國境,可是沒有邊境檢查、沒有海關,與從港島乘地鐵到九龍一樣,感覺是同一市的市內交通,方便快捷;以該大橋與將在二○一五建成的港珠澳大橋相比,差別巨大。
一是香港、澳門、珠海同屬一國,不是異國,卻在兩制底下,邊境與海關檢查一概齊全,且說會是三地三檢,過橋者必須下車檢查。
二是港珠澳大橋沒有鐵路,只行汽車,即使一路暢通,總不及鐵道對旅客的方便與舒適。
三是港珠澳大橋連不上港珠澳三地的軌道交通。汽車轉火車,且不是同地轉換,其中有所轉折;旅客不能利用港珠澳大橋連接上珠三角的軌道交通網絡,以至在二○一五年會成網絡的高鐵系統。Oresound大橋的鐵路連接着丹麥與瑞典的軌道交通網絡,在丹麥方面更接上歐洲的鐵路與高鐵網絡,變成為全國、跨國和全歐系統的組成部分,也使興建大橋的投資產生出倍增的經濟、社會效益。
丹麥、瑞典兩國政府可以合作的事,在中國一國之內卻不可能做到。這是一國兩制的創造性作用,抑或是一國兩制的結構性缺陷呢?以港珠澳大橋對比Oresound大橋,丹麥與瑞典一體化的程度高於港澳的一國兩制。甚至可說,港澳是在回歸中國的過渡期裏,還未真正的回歸。
此外,深圳蛇口到中山正規劃建跨海隧道和大橋。建成後,港珠澳大橋的價值與作用也將會大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