儂今葬花人笑癡 他年葬儂知是誰

當年末代港督彭定康提出政改「雙違反」方案,被中方炮轟是「千古罪人」。曾為彭定康秘書的現任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可能想不到,多年後自己也背上香港「大罪人」惡名。

對於被指「大罪人」,曾俊華儼然一肚子委屈,他聲稱指控「非常沉重」,又訴說自己謹守審慎理財原則,應使則使,任內公共財政開支增加八成。港府高層也強調彼此理財理念一致,希望消除管治班子不團結的印象。不過,批評者並沒有停止開火,直指曾俊華不應該「派錢」,令市民產生不合理的期待,違反香港自力更生的核心價值,故拒絕收回曾俊華是「大罪人」言論。

曾俊華是不是大罪人?不必等待歷史來證明,因為公道自在人心。作為港府大掌櫃,曾俊華這些年到底為香港、為市民做了甚麼呢?他口口聲聲審慎理財,卻把「量入為出」搞成了「量入不出」或「量入少出」;港府「窮得只剩下錢」,他卻不願還富於民,「守財奴」形象深入民心;年薪數百萬元,他卻冒充「中產」,激起全城憤怒。有人說,曾俊華不懂財經,更沒有理財哲學,最多只是一個會計師的水平。老實說,稱他是會計師恐怕還是抬舉了,試想想,如果一個會計師年年算錯帳,而且錯得離譜,與實際情況相差十萬八千里,還能繼續做會計師嗎?港府年年預算年年失算,施政重要綱領之一的財政預算案早已淪為笑話,也只有在香港這個荒謬的地方,無才無德者才能竊居高位。

港府應否以「派錢」方式扶貧,這其實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派錢扶貧紓困本來無可厚非,在民生困窘之際,派錢雖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但至少可以暫時緩解痛苦。曾俊華最失敗的地方不是「派錢」,也不是「亂派錢」,而是目光短淺,不懂得如何有效運用龐大庫房盈餘辦幾件大事,如發展教育、改善醫療、完善安老、拓寬產業,尤其是推動事關絕大多數打工仔利益的全民退休保障制度。錢是死的,人是活的,政府坐擁金山銀山卻不懂善用,這些錢不過一堆沒有意義的數字。

回歸十六年,香港貧富懸殊加劇,法治廉政雙雙不保,深層次矛盾不斷激化,社會瀕於爆煲邊緣,管治班子的任何一員都難置身事外,身為「三朝元老」的曾俊華更是難辭其咎。但說句公道話,曾俊華並非最高決策者,財政預算案也只是配合施政報告,港府管治糜爛到今日地步,董建華、曾蔭權才是罪魁禍首,曾俊華應該算不上是「大罪人」,充其量是個「不大不小的罪人」。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如今曾俊華淪為眾矢之的,被唾沫埋葬,可能港府中有人竊竊私喜,然而不要高興得太早,正如彭定康的昨天是曾俊華的今天,而曾俊華的今天可能就是他們的明天,誰都逃不過民意與歷史的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