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國民大會」在陽明山(俗稱草山)開會,藍綠間唇槍舌劍,時時加之肢體動作,被形容為「草山論劍」,新鮮又刺激。現在,民進黨也展開兩岸政策辯論,九場的華山會議必激起火花,則被稱為「華山論劍」。民進黨舉行華山會議,乃是擴大整合對中政策的分歧,廣納民進黨內多元的意見,大家關注這九場「華山論劍」可為民進黨的中國政策激盪出何種新思維。
長期以來,民進黨仇中反共的意識形態,深鎖着與大陸交流的步伐,被社會形塑成「反中」、「鎖國」。後來,民進黨礙於內外情勢的改變,成立了「中國事務部」,希望能真正着墨於大陸政策的制訂,但又受到黨內獨派保守勢力的掣肘。儘管民進黨的大陸政策難以邁開大步向前走,但至少比之過去,該黨已能因應情勢所需主動地探討大陸政策,以宣示其能以自信的態度面對大陸。民進黨作為一個監督政府的反對黨,已經邁出了第一步,隨後的發展如何?會否發生根本性變化?正是許多人的疑問。
不過,只要民進黨觸及兩岸政策,黨內的矛盾就浮上水面,而且南轅北轍,尤其是謝長廷的積極表現,便被保守派系認為奔赴敵營。黨主席蘇貞昌在黨內意見傾軋時,就得扮演權力平衡與整合的角色,頗有難度。
透過「華山論劍」,民進黨是否能找出對兩岸問題的策略?是否敢大膽面對中國崛起的事實?可預期的是,民進黨也很難調整黨的基本綱領,但可以認定,黨內只要想謀取大位者,都得面對大陸,打開交流之門,大陸因素對台灣政黨的選舉成敗,其影響力愈來愈彰顯,不管民進黨願否接受,都已不能迴避。
在蘇、謝的瑜亮情結下,蘇貞昌不能落後於情勢,民進黨不得不開啟交流之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