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有一個故事令人印象深刻,有個妖怪擄走公主欲納為山寨夫人,不料公主身上有一件「碰不得的神衣」,妖怪一親近就渾身痛癢,縱然美色當前,終究是可望而不可即。這一幕與今日香港頗有相似之處,一方面房屋供不應求愈演愈烈,一方面港府面對大量土地卻近身不得,徒嘆奈何。特首梁振英重申,政府將繼續透過增加土地供應解決高樓價、高租金問題,但說得出能否做得到卻備受質疑。
中文大學日前發表民意調查,逾七成受訪市民批評房屋土地供應不足,而在各種增加土地供應的方法中,逾九成市民支持加快舊區重建,逾八成贊同發展新界東北,七成半認同發展岩洞,「維港外填海」及「提高市區發展密度」則分別獲得四成及三成支持。民意非常清晰,大多數市民支持港府通過多種手段增加土地供應,港府一直以「得不到市民支持」作為在拓土建屋方面寸步難行的藉口,顯然是站不住腳的。
以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為例,港府過去曾多次諮詢,結果都顯示得到主流民意支持,僅因為部分團體的反對,港府就被打得丟盔棄甲,潰不成軍,大有將計劃束之高閣之態。其實,香港是多元社會,各種聲音都有,任何發展計劃都會有人反對,港府應該了解所有持份者的意見,以大局為重,對受影響的持份者,該補償的補償,該安置的安置,該解釋的解釋,只要勇於面對問題,沒有邁不過去的坎,沒有解不開的結。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怕就怕,港府碰到困難就畏縮,遇到荊棘就繞路,如此一來,難免重蹈前朝政府一事無成的覆轍,「穩中求變、適度有為」也就成為南柯一夢。
事實上,號稱「石屎森林」的香港,看似高樓林立,但若從空中俯瞰香港,就會發現已發展地區只佔全境的兩成多,遠遠低於全球平均三成的比例,更遠低於新加坡的逾四成。香港並非沒有土地,而是未能地盡其用,只要將發展比例提高一至兩個百分點,房屋問題便迎刃而解。高官詰問「地從何來」,其實是個偽命題;當局提出「寸土必爭」的口號,擺出欲在市區見縫插針覓地建屋的架式,根本就是矯情。
沒有安居就沒有樂業,對無殼蝸牛而言,只是要求一個能夠容身的蝸居而已,如果連如此卑微的願望都滿足不了,社會怎麼會安定?經濟怎麼能繁榮?不可不知,目前居住劏房人士至少有十八萬,排隊輪候公屋人士亦突破二十二萬大關,不少人因為居住環境惡劣而患上情緒病,不少人因買不起樓而結不成婚,成不了家,近日更有人因儲蓄追不上樓價瘋漲、置業夢碎而跳樓自殺。
雖然為樓自殺屬於極端個案,但足以反映房屋問題已將不少人逼到絕境。子雖不殺伯仁,伯仁因子而死,面對一樁樁房屋問題引發的悲劇,港府難道沒有一點愧疚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