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紛紛難料,世事悠悠難說,何處問穹蒼。」梁振英政府上場近一年以來,諸事不順,寸步難行,原因也許很多,既與反對派百般阻撓有關,也與建制派的明槍暗箭有關,但歸根究柢,內憂甚於外患,管治團隊本身能力不濟,加上政府部門各懷鬼胎,恐怕才是導致管治亂象叢生的主要原因。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新政府將解決房屋問題作為施政重中之重,上場不久便推出連串「覓地、造地、落實建屋量」的短、中、長期措施,惟至今進展不大,這是為甚麼呢?不是來自社會的阻力,而是由於地政規劃部門不配合。政府權威人士指出,港府高層與地政規劃部門在土地儲備概念、擴大地積比率等方面意見不同,以致落實有關措施時阻力重重,舉步維艱。
眾所周知,增加房屋供應的招數不外乎造地、增加地積比及改變土地用途,其中造地爭議最大,費時失事,遠水救不了近火,因此,增加地積比及改變土地用途便成為目前最可行的救急之道。可惜急驚風遇上慢郎中,增加地積比及改變土地用途,一來需要重新規劃,二來需要改變固有思維,多個政府部門包括規劃署對此頗有意見,根本不願配合,甚至陽奉陰違,以各種技術問題推搪。最不堪的是,會計師出身的發展局局長陳茂波被指外行領導內行,完全鎮不住規劃署,最後竟然要由梁振英親自過問及跟進,規劃工作才算有點眉目。
例如安達臣石礦場提高住宅地積比率,本來最多可以增加一千二百個單位,但規劃署最終只建議增加七百多個單位;又如新界東北發展計劃,過去建議以傳統新市鎮模式發展,後來計劃加入公私合營元素,意味着規劃署需要推倒重來,重新規劃,據說有人因此向外「放料」表達不滿。實際上,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引起這麼大的風波,被指「割地賣港」,與政府內部搞鬼不無關係。
事實證明,梁振英管治班子不僅要面對社會上的種種阻力,還要提防政府內部有人暗中拆台,難怪上場以來爭議不斷,烏龍百出,所謂「成熟一項、推出一項」,變成「推出一項、跪低一項」,實在可悲。而所有這些亂象,在港英時代是完全不可想像的。
一節見則百節知,房屋問題只是冰山一角而已,香港問題千頭萬緒,錯綜複雜,顯然不是人們想像那麼簡單,也不是港府所能解決。更何況,管治班子被指拉雜成軍,濫竽充數,負面消息不絕於耳,整天忙於救火,根本沒有時間做正經事,遑論撥亂反正解決問題。試想想,發展局局長連轄下的規劃署也駕馭不了,連覓地建屋也寸步難行,又怎麼可能有所作為?
有人也許會覺得奇怪,回歸前的公務員隊伍被稱為「世界一流」,為何回歸後馬上變得如此不濟呢?其實,這不是能力不濟的問題,而是許多港英留下來的舊電池根本就是黃皮白心,當中甚至不乏「無間道」,他們從來不是真心擁護回歸,又怎麼可能真心配合港府施政呢?孔子說,「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對於港府來說,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內憂比外患更難對付。最不可思議的是,中央政府無視這種政治現實,竟將香港治權統統交給港英舊電池,然後放任自流,結果豈能不亂。
事實上,香港風雨不斷,深層矛盾激化,政治氣氛惡劣,管治危機四伏,特區政府有責任,中央政府也有責任。正如我們多次指出,中央政府不是不知道香港問題所在,而是懾於西方勢力,畏首畏尾,瞻前顧後,想管又不敢管,導致問題日積月累,尾大不掉。最近多位中央官員先後向港人示警,指出香港存在深層次矛盾,競爭優勢弱化,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憂慮之情溢於言表,可惜說者自說,這種「狼來了」的警告早已被視為老生常談,對解決問題毫無幫助。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香港,回歸十六年淪落到如此地步,令人唏噓不已,這既是港人的不幸,也是北京的恥辱。人們常說恨鐵不成鋼,如今這塊鐵已經嚴重腐蝕銹爛,即使經過錘煉,恐怕連鐵也做不成,遑論成鋼。哀莫大於心死,我們不厭其煩指出香港管治問題,只是有感而發,連政府權威人士也慨嘆公務員團隊不合作,市民又怎能不感到悲哀!
當然,如果從逆向思維的角度來考慮,香港化腐朽為神奇並非沒有可能。可以見到,隨着二○一七年特首普選逐漸逼近,反對派正加緊部署,蠢蠢欲動,反觀愛國愛港勢力卻是聲沉影寂,偃旗息鼓,照這種形勢發展下去,愛國愛港勢力必將一敗塗地,治權將徹底落入外國勢力代理人手中,當香港實現第二次「回歸」,重新回到西方懷抱之際,可能就是浴火重生的機會。不妨想想看,到時候餘孽及漢奸反客為主,呼風喚雨,要民主有民主,要自由有自由,要甚麼有甚麼,香港再也沒有所謂反對派,豈不是皆大歡喜?而目前被視為「九流」的公務員隊伍,屆時回復「一流」水準,當然也就沒有所謂管治問題,豈不是大亂達到大治?
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香港的現實。正如古詩所云,「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中央官員的苦口婆心也好,特區政府的重中之重也罷,到頭來只能是枉費力氣。鄧小平說,要相信香港的中國人能治理好香港;不要總以為只有外國人才幹得好,中國人也能幹得好。如今的事實證明,確實只有外國人才能治理好香港,實在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