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的報告,除了分析香港競爭力下降原因之外,更清楚指出,香港要迎接未來的挑戰,必須加強與內地市場聯繫。外國專家這個看法,可說「一矢中的」。
有學者以「同坐一船」形容香港與內地的關係,頗為貼切。內地改革開放逾三十年,香港發揮的作用,不容否定;近年內地企業要「走出去」,香港亦擔當橋樑的角色。所以,兩地的經濟聯繫,以及各種人文往來,着實已密不可分。
可是,近期社會有人散播一種狹隘的「本土主義」,蓄意激化港人和內地人矛盾,製造兩地對立的情緒,如果任由這種思潮蔓延,勢必對兩地關係有所損害。筆者認為,「本土」的特色應受到保護和重視,但對兩地的文化和意識形態的差異亦應體諒和包容。例如港人主要是用粵語交流,但也不應排除學好普通話、英語、日語或者韓語等等,兩者可以並行不悖,為甚麼非「煮豆燃萁」不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也。
其實,香港最得天獨厚的地方,就是與內地一衣帶水,背靠世界最大工廠,坐擁全球最大客源和市場,這正是香港最令其他國家地區羨慕的地方,亦是香港競爭力最大的優勢所在。兩地經濟融合乃大勢所趨,但在推動兩地進一步融合過程中,如何排除雜音,坐言起行,將是特區政府能力的一個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