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髮是男士大敵,仁安醫院整形外科專科醫生彭志宏指出,港男脫髮問題趨年輕化,最年輕求助個案僅十八歲。他表示,愈來愈多受脫髮困擾的港男到外地植髮,卻有不少返港要「執手尾」個案。有港男受外地植髮機構誤導,以為植髮後一勞永逸,因而缺乏保養剩餘頭髮的意識,最終出現植髮不脫,但其他頭髮逐漸脫掉,變成「河童頭」。
彭志宏指出,大部分港男於廿歲開始出現脫髮,卅歲時頭髮變稀疏,大部分禿髮求助個案年齡介乎卅至四十歲。他近年所見,不少港人選擇到內地、泰國、韓國、杜拜及印度植髮。
現年卅二歲的周先生,廿六歲開始出現「M字額」。他於廿八歲時到泰國接受前額植髮手術,當時泰國醫生向他堅稱手術後毋須服藥或再接受手術。不過,十個月後周先生沒有植髮的頭頂部分開始光禿,而前後左右的頭髮仍濃密,結果出現如河童一樣的怪模樣。他不得不再次求醫。
彭志宏解釋,周先生的情況源於多數男士最初於出現「M字額」時植髮。部分外地植髮機構沒有向植髮男士詳細及正確解釋,結果前額位置植了髮,他們卻忽略保養當時看似濃密的頭頂位置的頭髮。當頭頂陸續脫髮,便出現「河童頭」。
彭續指,大部分男士只有沿兩邊耳朵後際,延至「後尾枕」位置的頭髮不受脫髮問題影響,因為該處的毛髮對可導致脫髮的賀爾蒙二氫睾酮沒有反應。植髮原理正是移植該位置的頭髮毛囊到光禿位置上,確保不再甩脫。但只接受前額植髮的男士,術後頭頂頭髮仍會繼續脫落,醫生有責任提醒患者,好好保養植髮以外的頭髮,例如服藥。
一種抗二氫睾酮的治脫髮藥物於本港廣泛運用近十年,九成服用者可保存現有頭髮,六成服用者的光禿位置可再生頭髮。彭醫生建議,男士植髮前要開始服藥,術後更要終身服用,才能保持濃密髮型。不過他強調,該藥物必須醫生處方,由醫生監督下使用,有百分之一的男士服後出現不舉副作用,女士更不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