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 菠蘿包蛋撻上榜

【本報訊】全港性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最近完成,共有四百七十七項上榜,除包括傳統節日活動如大澳端午龍舟遊涌、盂蘭勝會、太平清醮、大坑舞火龍及打小人等,還有本港地道美食,如蛋撻、菠蘿包、茶粿、雲吞、港式奶茶、鴛鴦及叮叮糖製作技藝;名揚海外的中國功夫如洪拳、葉問詠春及迷踪拳等亦入選。民政事務局下月展開四個月公眾諮詢,收集市民對草擬清單的意見,明年初公布本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

難找承傳人 部分需重審

民政事務局本周五向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匯報首次全港性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結果,共有四百七十七項上榜,在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類別中,客家話、圍頭話、粵語及潮州話等上榜;表演藝術類別中,舞龍、粵劇、神功戲、嘆歌、哭嫁歌入選;社會實踐、儀式及節慶活動類別中,有點燈、車公誕、端午、盆菜、貼揮春及多項中國功夫包括在內;有關自然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類別中,有傳統中醫藥文化、涼茶、跌打、傳統曆法及傳統食品如蝦膏、涼果、臘味、鹹肉糉及港式奶茶等製作技藝等,另棚屋製作技藝亦入選。

至於漢字、風水、紫微斗數、保嬰丹及製香技藝等,因承傳人以商業秘密為由,又或無法找到承傳人,要重新審視。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