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廿一個加入沙粒及膠粒鋪設的第三代人造草地球場(俗稱仿真草場),被發現大量膠粒「浮起」並隨雨水沖入去水渠道。康文署指已接納環境保護署意見,於人造草場地的周邊去水渠道加裝「疏窿」較細的隔篩,攔截沖入渠道的膠粒,目前已完成十七個球場的加裝工程,另一個會於下月完成,餘下三個場則在年底前完成加裝。
本報昨日到重災區之一的摩士公園查察,雖然只下着毛毛細雨,但一至三號人造草足球場邊布滿密密麻麻的膠粒,相信是連日來雨水沖刷所造成,而水渠邊有部分沖不走的膠粒堆積成小山丘,亦有膠粒散落至相鄰的硬地足球場。球場外部分渠口位雖設有隔篩,但因隔篩相隔太闊,只能阻截樹葉及樹枝。
康文署發言人指,第三代人造草地球場是以人造草植入特別纖維基底,再加入沙粒及膠粒的結構。在設計和建造時,其底層排水系統本身已安裝隔層網,但亦難免有小量膠粒隨雨水沖走,而球場周邊的去水渠道本身亦裝有隔篩,署方已接納環保署意見,逐步於球場再加裝「疏窿」較細的隔篩。渠務署亦會定期巡查及清理全港各區的雨水渠系統,暫未發現人造草場所採用的黑色膠粒對公共雨水排放系統構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