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環境局前日公布資源循環藍圖,昨隨即重新拋出擴建三個堆填區方案「闖關」,建議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申請最少九十億元撥款進行擴建及顧問研究,新估算因通脹所致較去年遭議會否決的方案增加逾五億元。其中,新界東南將軍澳堆填區及新界東北打鼓嶺堆填區,預計可於二○一六年接收廢物,合共提供二千五百五十萬立方米堆填容量;新界西屯門稔灣因鄰近有污泥處理及擬建骨灰龕等設施,需要先進行顧問研究。
環境局提交立法會的堆填區擴建建議大致為去年原方案,當中爭議最大的新界東南堆填區,將擴建將軍澳137區約十三公頃土地,連同該堆填區內現時約三十公頃土地,可提供約六百五十萬立方米堆填容量,估計工程費用達十八億八千多萬元,因通脹較去年多近一億三千萬元。
文件又指,將軍澳堆填區擴建後只會接受建築廢物,令堆填區每年經常開支減少約二千二百萬元。同時,今年中開始,每天從早上六時至凌晨二時,將會有一隊駐地異味監察隊進行氣味監察,又會加強清洗環保大道,減少塵沙;待將軍澳加設空氣質素監察站後,今年七月開始亦會量度環保大道微細懸浮粒子(PM2.5)的濃度。而新界東北堆填區將擴建七十公頃,提供額外約一千九百萬立方米堆填容量,工程費用約七十億二千多萬元,較去年估算多近四億元;擴建部分每年將額外帶來經常開支約八千一百萬元。
至於新界西堆填區則預期擴建二百公頃,可額外提供約八千一百萬立方米堆填容量。但由於工程可行性及環評是於數年前完成,加上污泥處理設施及擬議在曾咀興建骨灰龕,當局申請三千五百多萬元先進行顧問研究;如落實擴建,按去年估算工程費用要九十億元,預計於一八至一九年接收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