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雨季,早前啟德隧道在黃色暴雨下驚現嚇人的「瀑布」場面,原來行人隧道同樣滲水處處,威脅結構安全。本報近日聯同專家,用儀器測試九龍城、油麻地和中環多條行人隧道,結果發現,有隧道的防水網失效致多處滲水,地面、天花接縫位爆裂;部分隧道則因滲水致外牆牆身受損。滲水更可能令隧道內光管電線短路,釀成火警。有結構工程師警告,本港大部分行人隧道落成多年,防漏措施早失效,若欠定期維修,猶如計時炸彈,長遠恐有倒塌之危。
上月啟德隧道驚現「瀑布」的一幕,亦同時令人關注市民時常行經的行人隧道,會否有滲水問題危及安全。記者早日趁連場大雨後,聯同樓宇檢驗技術總監賴達明到多條行人隧道了解滲水情況。
其中在九龍城世運花園,經過連日滂沱大雨,一踏進隧道口,即見地面滿布水漬。賴達明循水漬位置利用導電感應濕度儀器測試,發現水漬由地面兩旁的接縫位滲出,滲漏的接縫位濕度指數高達四十五度,較正常的度數高出十度。
他解釋,按照現時食環署和屋宇署的滲水投訴調查聯合辦事處制訂的官方標準,若無滲漏問題,儀器顯示的指數應為三十五度或以下。而按其處理滲水個案的經驗將滲漏程度分級,指數若在三十五度以上屬輕微,七十度或以上屬嚴重,九十度或以上就屬非常嚴重。
他測試該隧道內的天花兩側、近光管電線位置的接縫位,發現濕度指數更高達五十多度。最離譜是近入口位的天花位置,長期滲水問題令牆身拱起及脫落,濕度指數接近「爆錶」一百度,十分驚人。
而在隧道口前的露天外牆牆身,發現多處露出石灰痕迹。賴採用能探測牆內達七米深的微波素描測試,證實有滲水迹象,「正常水平係二點四度,依家儀器上顯示三點六度,即係話牆身入面個防水網失效,啲地下水會經露天嘅牆身位置再流入隧道內嘅牆,而接縫位嘅防水膠好多都甩晒,令滲水問題更加嚴重。」
除九龍城,本報再到另外兩處人流較多的行人隧道測試。其中油麻地渡船街近港鐵柯士甸站出口的行人隧道地面,接縫位都錄得接近五十度的濕度指數,同樣有滲水問題。至於建築署管轄的中環大會堂側的行人隧道,天花一樣錄得接近五十度的濕度指數,更不斷滴水,途人行經時都要「兜路走」。
原來行人隧道滲水不但會損毀外觀,更有火警隱憂,長遠更危及結構安全。「水係導電體,落大雨嘅時候,雨水有機會喺接縫位流去電線位置,可能造成短路,引致火警。」香港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工程師盧覺強指出,行人隧道的滲水位置接近電源相當危險。
「隧道近海或者上面係行車線,都係高危。前者會受『鹹氣』影響,加速石屎鋼筋氧化速度,出現生銹,後者會增加隧道承托力,加深裂縫。」註冊專業土木及結構工程師彭振聲指出,若定期勘察和維修工作欠佳,滲水問題未能及時改善,最嚴重的長遠後果可令隧道倒塌。
現時由路政署負責保養的行人隧道約有四百五十條。對於本報發現的隧道滲水問題,路政署發言人承認,去年,該署發現九龍城世運花園其中一條行人隧道有部分接縫防水物料老化,輕微滲水,並於去年八月更換有關的防水物料。
至於油麻地渡船街行人隧道,該署早前亦發現有兩處接縫位滲水,現正進行改善工程,預計五月底完成。而中環大會堂側行人隧道,建築署收到本報查詢後,派員往現場視察,稱隧道內天花接縫有輕微滲水情況,正作跟進。
文:張凱恩
圖:關萬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