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高血壓 慢性腎病高危族

【本報訊】慢性腎病是引致腎衰竭的主因,初期毫無徵狀,但病者的腎功能會不斷衰退,並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可增加數十倍。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的一項調查顯示,不足半數人知道高血壓及糖尿病是慢性腎病高危因素,建議市民若發現血壓偏高應及早求醫,若證實患慢性腎病,應定期量度血壓、血脂及血糖,以評估心血管疾病風險。

;調查顯示市民了解不足

中文大學腎科主任李錦滔指,華人的慢性腎病發病率約為一成一,即本港有多達八十萬患者,大部分仍屬早期個案。患者通常有高血壓,加上無法排清尿毒,易令動脈粥樣硬化,增加心血管病風險,亦會倒過來削弱腎臟供血,令腎病加劇。事實上冠心病及中風等心血管疾病,才是末期腎衰竭患者的主要死因,佔近五成。以威爾斯親王醫院為例,有四百多名末期腎衰竭病人,約三成均患有心血管病。

該學系早前訪問近五百名市民,不足半數人知道高血壓及糖尿病是慢性腎病高危因素,僅兩成二人了解慢性腎病可併發動脈粥樣硬化,更有五成一人誤以為該症會致腎石,顯示公眾對該症認知不足。李錦滔強調若及早發現及治療,慢性腎病未必會演變成腎衰竭,建議市民若發現血壓偏高應及早求醫。

三十二歲的郭先生有家族遺傳糖尿病,母親亦曾患腎病需要換腎,他○四年被診斷有蛋白尿,始知已患慢性腎病,需服用腎科藥物。本任職廚師的他在飲食方面沒甚節制,常吃得偏肥偏鹹,至○九年終惡化至末期腎衰竭,需要腹膜透析,一年多後又因腹膜感染而改為血液透析。

郭先生指,當時常感胸口翳痛,去年轉趨嚴重,「上斜路行幾步心口就扯住痛,周身無力。」檢查後證實左前支血管嚴重栓塞,需即時「通波仔」,現要服用薄血藥,亦難負荷跑步等較劇烈運動。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腎科副顧問醫生周啟明指郭先生屬較急速惡化個案,因同時有糖尿病、高血壓及家族病史三項高危因素,病情較難控制。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