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情:政治解碼:高潮過後 由盛而衰

五一勞動節紀念的是一百三十年前美國芝加哥的工人運動勝利,然而,香港今年的勞動節卻似乎象徵着一場工運的由盛而衰。碼頭工潮日前進行第四輪勞資談判,進展毫無寸進,不難預見,在斡旋空間有限之下,罷工陣營已選擇不多,一是全面讓步收下外判商的企硬方案,一是繼續抗爭死守民意戰的斷糧孤城,但要取得真正勝利,已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了。

碼頭工潮拉鋸一個多月,剛過的勞動節恍如一道運動盛衰轉折的分水嶺,縱然未來不排除還有激烈抗爭行動,但情況一如煙花匯演,最末一剎轟烈過後,始終要歸於寂滅。事實上,隨着社會焦點開始移離,碼頭運作開始回復,罷工工人的談判籌碼已愈來愈少,而且日子愈拖得長,議價能力也愈被陰乾,工會頻頻釋放願意讓步訊息,就是一個明顯訊號。本來,這場工潮開局打得漂亮,借用社運手法催動民意,佔領碼頭不得要領,便轉而衝擊政府總部、圍堵禮賓府,逼港府最高層出手向資方施壓。可是,千算萬算,卻算漏了今日的政治生態環境,算漏了今屆政府與商界關係複雜微妙的一環,結果港府在事件中的影響力幾乎等於零,而工潮攻勢不能一鼓作氣,結果亦只能一步步陷入進退維谷的窘境了。

事情會怎樣發展呢?有政圈人士分析,罷工陣營如果寧死不降,拒絕外判商方案,最後很可能就是再守多一個月,讓事件慢慢淡化下去,退出傳媒的焦點,退出社會的視線,然後無聲寂滅,自然死亡。當然,工人可以繼續跟外判商談判,只是形勢比人強,能扭轉形勢的可能性已不多。

可以說,這場工潮以出其不意的手法展開,很可能亦以出乎意料的形式結束。

王俞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