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頭工潮勞資對抗逾月,表面看,雙方各自企硬,讓步空間極之有限,實際上資方的管理層與工會的領導層都知道曠日持久,雙方都有可能變為輸家。形勢的變化對雙方均有壓力,作出適當讓步,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從資方的角度看,五月起貨櫃碼頭步入旺季,起落量將迅速增加,急需熟手的各類工種人手,尤其是吊機手,臨時工難以應付工作強度的要求。
有管理層人士認為,HIT直屬員工從今天起落實超時補水一點四倍,有助鼓勵加班工作,可減少工潮帶來人手不足的問題。不過,員工工作量增加,職安的風險亦跟隨上升,而且勞工處受到工會的壓力,介入調查的頻度不得不加大,也是資方需要正視的問題。
貨櫃船轉往深圳鹽田或其他碼頭作業,當然是資方的合適選項,惟貨物過關轉返香港耗時兼增加成本,而且香港碼頭的效率是世界一流,是鹽田的三至四倍,葵涌碼頭不易被取代。
從工會及罷工工人的角度看,大幅加薪的要求的確富爭議性,社會輿論亦有異議,何況外判商亦明言難以滿足勞方的訴求,現實而言,近年保險費飆升,令營運成本居高難下。
資方在工潮期間積極訓練新人,例如機手考牌,只需密集培訓一至個半月即可,長遠而言可以逐步取代罷工工人,再加上外判商高寶結業帶來威脅,部分工人或會最終失業。有見及此,工會與HIT的底線開始鬆動,解決工潮漸見曙光,是可以斷言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