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鼠實驗證光線抗抑鬱

【本報訊】在天陰少陽光的日子,人的情緒會變得鬱悶,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解剖學系、腦與認知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與北京大學解剖學系,利用蒙古沙鼠實驗,首次發現光線能通過眼睛的Y樣視網膜神經節細胞,調節大腦情感區背側中縫核區域(DRN)的血清素水平,從而改變抑鬱情緒。研究結果對日後研發新型抗抑鬱療法提供重要理論基礎。

研究發現,當沙鼠被放入黑暗空間時,其大腦DRN用來調節情緒的血清素5-羥色胺濃度會減低。常見的抗抑鬱藥物亦是透過提升大腦5-羥色胺濃度來紓緩抑鬱症。研究結果如應用在人類身上,相信透過光源投射以刺激5-羥色胺的分泌,可以紓緩人的情緒。

參與研究的港大醫學院解剖學系講座教授蘇國輝指,研究加深了對情緒相關的視覺資訊處理的認識,也揭示眼睛與大腦之間的特定神經環路,能透過類似抗抑鬱藥來緩解抑鬱症狀的機制,發揮對情緒的正面作用。研究結果在國際科學期刊《神經精神藥理學雜誌》發表。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