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反對派總結經驗 佔中來勢超公投

有關二○一七年普選行政長官的政改諮詢,將是北京、特區政府和香江反對派、泛民的一場為時不會太短的政治角力。這場角力現在已經展開,高潮會是在官方公布「政改方案」與反對派心中的「真普選」相差甚遠,從而加速推動「佔領中環」行動之時逐漸形成,最終「爆煲」是看「佔領中環」行動的命運到底怎樣「收場」?

貪曾攪局 朝廷讓步

按照北京的意圖和安排,今次政改諮詢最快也應在明年初展開。北京知道今次政改諮詢「茲事體大」、「影響廣泛而深遠」,關乎二○一七年香江回歸後「首次」普選行政長官,社會上必有強烈的不同意見。反對派和泛民必有頗具規模的行動,像二○一○年的政改諮詢就遇到了「五區公投」狙擊,要不是因為反對派內部分裂,要不是北京成功「分化」了反對派中的老牌「龍頭」民主黨及其他小黨,香江必掀起巨大風浪,那次政改方案也不會因為朝廷在「功能組別選舉」問題上作了一些讓步而順利通過。

然而,不能不承認,朝廷的讓步多少和「公投風波」及社會壓力有關,沒有那次「公投」,北京的讓步是不可想像的。對此,香江反對派也要給時任行政長官的曾蔭權「記上一功」,正是他領導的特區政府在法律上為「公投」開了綠燈,正是他邀請「公投總指揮」、公民黨的余若薇上電視公開辯論「公投」及政改議題,自己又表現極差,等於承認「公投」合法性並為其推波助瀾。曾蔭權又「親自掛帥」,搞甚麼「政改起錨」,且極不像樣,如小丑一般在街頭和舞台上怒目圓睜、上竄下跳、狂呼亂叫「起錨」,令人毛骨聳然,反感異常。民調顯示,政改方案的支持率在曾蔭權的一系列表演中如水就下,反對派聲勢大振。

由於形勢極為不利,朝廷只好在「最後時刻」作了讓步,把香江「愛國愛港」陣營、朝廷駐港機構大臣、曾蔭權政府,全都「晾」在了一邊,由兩位前朝人物、港人熟悉的女將——前律政司司長和人大常委——率先吹風,急轉彎也。

亮出底牌 添油加柴

對於上一次政改諮詢的「成敗得失」,北京和反對派都做了總結,反對派及「外部勢力」搞手認識到在「政改諮詢」前後「推展某項社會運動」是極端重要的,認識到只有這樣的「社會運動」、「把事情鬧大」,才能最有效地形成巨大壓力,逼朝廷讓步,更認識到上一次的「公投運動」頗有效,不足之處:一是發起時間過於倉促;二是由反對派中的某些「激進小黨」號召,容易引起反對派內部「爭風吃醋」,互不服氣,甚至分裂,從而大大削弱了它的力量。

為此,反對派今次部署了兩條線:一是幾乎囊括了反對派所有政黨成立「真普選聯盟」,在立法會和社會上「共同作戰」,形成和強化「體制內」的狙擊力量,與北京及香江府衙保持「又砌又傾」的空間及實力;二是由學者們發起動員「佔領中環」行動,而非由某一個反對派政黨或政客「擔旗」,省得他們之間為「爭領袖位置」再次爭風吃醋,禍起蕭牆。同時,反對派提前在兩條戰線共同行動,預出較長熱身期,務求到時能鼓動更多的市民參加「佔領中環」。

面對反對派組織縝密、精心策劃、來勢洶洶的挑戰和攻勢,朝廷決定迅速出手攔截,亮出底牌,試圖讓反對派知難而退。然而效果不彰,且正中反對派下懷,為他們燒起這場大火添油加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