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官僚本性難移 公款吃喝復燃

中央早前嚴打公款吃喝、鋪張浪費,一度令內地高檔食肆水盡鵝飛。可惜,「八項規定」推出短短幾個月,公款吃喝的歪風又死灰復燃。

近來有媒體發現,黑龍江哈爾濱各大飯店、洗浴會所門前名車雲集,人頭湧湧,部分疑為公務車的車牌號碼被故意遮擋。在豪華食肆包廂裏,有食客推杯把盞,互稱「處長」、「局長」,又要求分單結帳,以便報銷公費。有網民直言:「轉變作風口號響,一些官員玩花樣,公開節約走形式,變相吃喝有名堂。」實乃官場腐敗本性難移的真實寫照。

見招拆招 陽奉陰違

見招拆招、陽奉陰違,是內地官場歪風,無論上頭出台甚麼政策,下面總有辦法應對。事實上,有些官員和國企大佬總喜歡彰顯自己的身份與地位,每到一個地方都要大吃大喝一番,走時還要滿載而歸。

中央提倡勤儉節約雖聲勢頗大,卻「雷大雨小、令行不止」,表面上公款消費有所收斂,實際上不過是變換手法,轉入地下,而且排場更加奢侈。

一是變地點。不少公務宴請悄悄從星級酒店轉入不對外營業的私人會所,這些會所地處偏僻,環境奢華,外有保安,讓官員豪客覺得「很安全」,而且夠檔次、夠味道。有的宴請則改到「農家院」,外表土氣,內裏豪華,官商既可豪吃,又可盡情洗桑拿。

二是變標準。許多政府機關公務接待以「工作餐」名義改在內部食堂進行,但接待費用卻遠超工作餐標準。這些食堂不僅內部裝修豪華,還聘請當地最好餐廳的大廚掌勺,甚麼鮑參翅肚、名酒名煙一樣不少。

三是變名目。有的公款吃喝在發票上做貓膩,以培訓費、差旅費、住宿費等名目入帳,還有政府部門以個人名義結帳,將公務宴請美其名為「家宴」,偷樑換柱,掩人耳目。

四是變包裝。喝茅台撕掉商標,礦泉水瓶裏裝白酒,紅塔山盒裏藏熊貓煙,已成為不言之秘。不僅煙酒,甚至連人都換包裝,不開公車,租車赴宴已成最新時尚。

政府監管 形同虛設

官老爺們如此挖空心思,不僅荒謬絕倫,簡直已到了「發瘋」的地步。

實施「八項規定」,狠抓黨風廉政,是中共新班子為贏得民心打出的第一張牌。習近平雖然強調決不允許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可惜地方政府不是陽奉陰違,便是敷衍了事,連天子腳下的北京也不例外:今年全市削減三公消費的預算規模不足百分之一,根本沒有把中央提倡的厲行節約放在眼內。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是中國官場的一個頑疾,這個頑疾不除,再好的政策也會淪為空談。要除這個頑疾,就必須先除病根,病根就是官員手中的特權。試想,如果地方沒有不受約束的權力,下有對策又如何能「對」得起來?

令人質疑的是,中央新領導班子一邊大力提倡反腐節約,中南海退休高官們卻依然享受特權消費,揮霍公帑。香港有雜誌披露,單是中央政治局的一百一十七名離休高官,一年公款開銷便達十億元人民幣之巨,平均每人約一千萬元。上樑不正下樑歪,甚麼厲行節約、反對鋪張的政策又如何貫徹得下去?

公款吃喝悄悄回潮,說明政府監管形同虛設,口子根本沒有堵住。要遏止消費歪風,就必須釜底抽薪,剷除有利公款吃喝滋生的土壤。如果不能把權力關進籠子裏,公款吃喝只會繼續大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