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及邊境口岸使用的紅外線體溫像儀被發現量度結果有偏差。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測試紅外線體溫像儀的敏感度,發現不論從人的正面、前額及側向測出的溫度,均不足以作篩檢之用,本港口岸沿用的前額皮膚溫度檢測表現最差,推算若用攝氏三十五度作截取值,一成三發燒者成「漏網之魚」未被偵察到。專家認為,本港應放棄使用紅外線體溫探測前額的篩檢方法。衞生防護中心總監梁挺雄回應,紅外線體溫像儀用於篩查大批旅客,有懷疑個案會進一步詳細檢驗。
港大地球科學系教授陳龍生聯同瑪麗醫院於○五年十月至○六年七月,在該院急症室設置紅外線體溫像儀,搜集一千五百一十七名急症室病人,距離儀器約一點五米時所量度的正面、前額及側向最高體溫,並將發燒溫度定義為攝氏卅八度或以上。其中三十四人進一步測量儀器距離對量度溫度的影響。
結果發現,紅外線體溫像儀測到的溫度,與人體內溫度的相關性僅屬中等;紅外線體溫像儀量度的溫度,與測量儀鏡頭的距離不合比例。不論用紅外線體溫像儀量度人的正面、前額及側向體溫,溫度的相近度(AUROC),平均為○點八分,其中前額量度相近度僅○點七八分,表現最差;側向量度表現最好。整體而言,三種方向測出的溫度靈敏度,或未足以用作發燒篩檢。研究結果刊在新一期《香港醫學雜誌》。
陳龍生解釋,不同年齡人士的體內溫度與皮膚表面體溫有差距。他憑研究結果推算,若設攝氏三十五度作為最低警戒線,最高敏感性只有○點八七,隨時約有一成三發燒者未能被紅外線探測器偵察到。他建議當局放棄以紅外線探測器度出的前額溫度作為標準。
衞生署回應指,去年已得悉相關研究結果,並將紅外線體溫像儀的篩選溫度定為低於或等於攝氏三十五點五度。衞生防護中心總監梁挺雄指,衞生署引入紅外線體溫探測儀前已進行溫度調整測試,該儀器主要方便大批旅客過境期間可篩查多人體溫,若有懷疑發燒個案,會由衞生署人員用耳溫計再度體溫及進行健康評估,有需要便會轉介醫院檢查。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認為,口岸設紅外線體溫監測,最重要是令旅客提高警覺,一旦發現身體不適,有發燒徵狀即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