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言寸土必爭的港府,在覓地建屋方面舉步維艱,進展不大,不得不重彈舊調,建議在維港以外填海及發展岩洞,並展開第二階段公眾諮詢。讓滄海變成桑田,本來不失為增加土地供應的辦法,問題是如今環保意識高漲,加上社會紛紛擾擾,當局是否可以排除各種阻力,爭取民意支持填海,實在是很大的疑問。
當局建議的五個填海選址包括欣澳、小濠灣、馬料水、龍鼓灘及青衣西南,與第一階段諮詢建議的二十五個填海地點比較,今次明顯縮窄範圍,而且刻意選取當局認為爭議性較低的填海地點。當中龍鼓灘與馬料水主要用來興建住宅,另外三個選址分別用作休閒旅遊和物流發展。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聲稱,在第一階段諮詢中,市民普遍認同多方向、六管齊下供應土地,包括維港以外填海。其實情況並非如此,反對與支持填海的意見基本上不相伯仲,個別選址反對者甚至遠多於支持者,可見填海計劃好事多磨,勢必遭遇極大阻力。
誠然,香港地少人多,填海一向是增加土地供應的主要辦法,許多新市鎮就是這樣得來。然而此一時,彼一時,隨着市民環保意識日益高漲,加上社會愈來愈政治化,填海儼然已經成為禁忌。事實上,自港府上次建議填海以來,反對聲音便不絕於耳,今次亦不例外,有環保組織認為,當局建議的五個填海選址,其中三個是中華白海豚活躍區,填海無異向白海豚開刀。面對保育難題,弱勢政府能否平息爭議,實在令人懷疑;何況填海造地工程浩大,成本高昂,還要提供交通等基建配套,沒有十年八年也不可能成事,對於迫在眉睫的樓市問題,可謂遠水難救近火。當局希望二○一九年可以提供首塊填海地,只是一廂情願而已,怕只怕築室道謀,三年無成,到頭來又是一鍋無米粥。
條條大路通羅馬,增加土地供應其實不只填海一途,例如發展新界、開發大嶼山等等,顯然比填海更方便、更快捷。事實上,董建華時代已提出發展大嶼山的宏圖大計,而且成立大嶼山發展專責小組,由時任財政司司長的唐英年掛帥,還制訂了「大嶼山發展概念計劃」,惟不知何故,最後不了了之。而最荒謬的是,港府一方面揚言全民找地,寸土必爭,另一方面卻帶頭浪費土地資源,權貴尊享的私人會所土地獲得廉價續租、食環署轄下公眾街市及熟食市場使用率長期超低、將軍澳房署宿舍丟空十三年、前長沙灣屠房舊址荒廢十四年……當局沒有善用這些土地資源,反而一味鍾情於填海,根本就是捨易取難,捨近求遠。
滄海縱可變桑田,奈何美景太遙遠。填海造地本來無可厚非,可惜爭議多多,說易行難,而且緩不濟急,所以,研究歸研究,諮詢歸諮詢,希望藉此解決地從何來的問題,恐怕只能是畫餅充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