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轉型淪空談 地產獨大百業難

儘管樓價上升造就百萬富翁人數創新高,儘管資產升值帶來明顯的財富效應,然而,這些表面的風光始終無法掩蓋地產獨大衍生的種種社會問題。樓價升租金漲,不僅基層市民無法安居,而且導致營商成本增加,將不少商戶逼上絕路,連高級食肆亦不例外。

兩間分別屹立銅鑼灣三十年及二十年的所謂富豪飯堂,由於受到租金狂漲及租約限制影響,無以為繼,不得不另覓新舖經營。其中一位老闆慨嘆,三十年來經歷不少風風雨雨,回歸、沙士、金融風暴等都撐過去了,如今卻敵不過業主的瘋狂加租。連專賣鮑魚、食客非富則貴的高級食肆亦難抵瘋狂加租潮,其他店舖的處境更是可想而知。正如有人所說,以前加租是一兩成,現在加租是一兩倍,商戶辛辛苦苦經營,到頭來為他人作嫁衣裳,情何以堪!

覆巢之下,豈有完卵,這兩間富豪飯堂的例子只是冰山一角而已。在地產狂潮之下,業主竭澤而漁,寧願丟空舖位也要大幅加租,小本經營的店舖根本無法生存。有學者擔心,商舖租金愈來愈貴,中小型商戶無以為繼,只會造成商品單一化,店舖全部賣奢侈品,找不到普通商品;而高昂租金引發小商戶結業潮,也勢必推高失業率,帶來各種社會問題。事實上,現時市面所見幾乎全是大型連鎖店,傳統店舖買少見少,終有一日徹底消失,成為港人集體回憶。

地產獨大,百業艱難,正是香港的真實寫照,而之所以造成這種困局,皆因港府政策失誤。有立法會議員提案要求當局積極推動經濟轉型,發展多元經濟,其實這已是老生常談,多年來港府經常將經濟轉型掛在嘴邊,也曾經提出不少宏圖大計,例如中藥港、數碼港、六大產業等等,吹得天花亂墜,惟不是虎頭蛇尾,就是無疾而終,至今沒有一項成事。港府官僚志大才疏,眼高手低,發展新興產業淪為空談,經濟轉型兜兜轉轉,始終還是要靠地產和金融支撐大局,這恰恰是許多社會問題及深層次矛盾的根源。

本來,近水樓台先得月,香港背靠內地,有十三億人口的市場作為後盾,可謂得天獨厚,商機無限,如果好好規劃,持之以恒,要發展一兩項新興產業並不是太難。奈何港府坐而論道,議而不決,即使商機撲面而來,也屢屢失之交臂。最不堪的是,曾被視為香港經濟救命稻草的個人遊,如今竟成為引發中港矛盾的導火線,面對日益增加的內地旅客,港府不僅沒有好好把握商機,反而進退失據,矯枉過正,以打擊水貨為名,胡亂出招,進一步激發爭議,加劇兩地矛盾。

經濟轉型淪空談,地產獨大百業難。經濟結構單調,產業空洞化,香港只能愈來愈倚重服務業,在地產獨大之下,這種塘水滾塘魚的經濟模式到底還能維持多久,實在令人懷疑。「盛衰關氣數,天下幾時安。」莫非香港真的氣數已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