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組報道】香港有病!接連有沉迷打機宅男,涉嫌弒親。輔導「癮青」機構指出,格鬥及射擊等殺人的遊戲,易令玩家變得兇殘麻木,曾有玩家因打機與父母推撞、甚至持刀恐嚇。在美國已實施遊戲評級,禁止暴力遊戲售予青少年,惟本港負責監管的電影、報刊及物品管制辦事處(簡稱電影報刊辦),過去三年僅處理三宗投訴,且未設強制送檢機制,結果令到有關遊戲氾濫。
近日發生的連續兩宗弒親案,疑兇分別最愛格鬥遊戲及刀光劍影的網上遊戲。暴力遊戲氾濫成災,記者到市面巡查,發現不論是電視或電腦遊戲市場,都充斥不同級別的暴力遊戲,大部分內容不是格鬥,就是射擊,以擊倒對方為樂取分。
「長期睇住啲畫面係透過用暴力而取得成功,會令青少年嚮往暴戾嘅方法,更會認同遊戲嘅價值觀,一旦面對困難,有機會傾向用暴力解決問題。」中大精神科學系助理教授麥敦平指,若青少年習慣了畫面的官能刺激,變成享受的話,再見到類似畫面,更會感到興奮。
香港青年協會全健中心督導主任徐小曼亦稱,雖然未有統一說法指玩暴力遊戲令人變得暴戾,但因這些電子及網絡遊戲節奏急速,即時回應指令,殺死敵人更會獲得獎勵,往往令青少年變得急躁,甚至接受暴力。「好多打呢類暴力遊戲嘅青年,容易變得衝動固執、少同理心,好多時會用暴力解決問題。」
電子遊戲令人暴戾,惟負責監管的電影報刊辦卻鮮有主動監管,電影報刊辦發言人承認,現時法例並無規定物品在發布前必須送檢,電影報刊辦會巡查本地出版物品,過去曾經處理三宗電子及網絡遊戲投訴涉及不雅或淫褻,經調查後全部不成立。
「唔好等人投訴先做嘢。」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涂謹申認為,既然電影要先送檢評級後出售,電子、網絡遊戲有聲有畫,且可與參與者互動,更加要先送檢,他促請政府收緊法例,設立送檢機制,保障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