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合作聯席會議第十八次會議昨日舉行,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聲言,要妥善處理兩地的民生事務,讓民眾分享兩地合作的美好成果。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粵港合作談了多年,○九年更確立為國家政策,然而諷刺的是,隨着近年粵港合作進程加快,兩地民眾的摩擦與衝突也與日俱增,導致中港矛盾不斷惡化,香港社會瀰漫一股排內之風,所謂讓兩地民眾分享美好合作成果,不知從何說起。
粵港兩地毗鄰相接,緊密交往本來是很正常的,可惜十年前以粵省為試點逐步開放的個人遊政策,衍生雙非孕婦來港產子、水貨活動,以至內地人來港置業炒高樓價等社會問題,引發中港矛盾。面對這些問題,港府進退失據,為了討好民粹,不惜採取「閉關鎖港」政策,先後推出港人港地、限奶令等措施,甚至準備叫停一簽多行政策,結果不但無助解決問題,反而傷害內地民眾感情,進一步激化矛盾。
事實上,近年內地推出多項惠港政策,都是應香港要求,出發點是協助香港發展經濟,現在出了問題,港府不想辦法與內地商討解決,而是矯枉過正,連旅客多帶一罐奶粉也要關要罰,焉能不予內地民眾呼之則來、揮之則去的惡劣觀感,限奶令引發內地民情反彈,只是對港累積不滿的一次爆發。
中港矛盾源於兩地制度差異,生活習慣不同,必須透過兩地政府共同努力,設法疏導對立情緒,才有望消除矛盾。港府不改變以我為主心態,單方面採取應對行動,只會引起更大誤解,被視為刻意針對內地人,粵港融合進程愈快,兩地矛盾鴻溝只會更深,日後每次粵港聯席會議,也只會淪為港府解釋種種排內措施的場合。
推動粵港合作原意是透過兩地優勢互補,創造互利雙贏之局,當年有「前舖後廠」之說,生動描繪了粵港兩地合作推動經濟發展的分工。香港回歸之初,粵省提出多項建議,擴大兩地經貿、基建和民生合作範疇,可惜港府孤芳自賞,高高在上,一味拖字訣,每年召開的粵港合作聯席會議變成行禮如儀,錯失推進兩地融合先機。以目前興建中的港珠澳大橋為例,如果港府當年以積極態度回應,工程早已完成,何須一拖再拖,導致物流業錯失商機。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近年內地經濟高速增長,廣東經濟規模持續膨脹,反而香港原地踏步,邊緣化危機日甚一日。只有加快粵港融合,推動大珠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提升綜合競爭力,香港從中分享合作紅利,才能走出經濟困局。必須知道,粵港經濟角色易位,昔日「前舖後廠」合作模式已經過時,形成既有競爭,又要合作的新經貿關係,如果港府繼續抱持唯我獨尊、予取予攜的態度處理粵港融合過程出現的問題,只會激化兩地民眾對立情緒,對誰也沒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