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9針類固醇 害慘女病人

註冊西醫何澤誠被指在○四至○八年間,在女病人表明不要類固醇治療的情況下,仍向患慢性濕疹女病人注射三百九十九次類固醇,事前並無通知病人,亦無提供其他治療方案、說明類固醇副作用及轉介予專科醫生,女病人其後出現糖尿病及脂肪肝等嚴重後遺症。醫委會暫委主席麥列菲菲昨怒斥何澤誠罔顧後果,做法超過容忍範圍,更託詞病人要求打針,等如毒品拆家「賴」用家要吸食毒品。醫委會裁定何澤誠專業失德,判除牌十個月,重新執業後須接受至少一年監管。

案情透露,投訴人森川美晴○四年五月廿四日,因慢性濕疹向何澤誠求診,表明不想接受類固醇治療。何當時稱,為她注射其他抗敏藥物,每隔三、四天打針一次,每次分量十毫克。女病人○七年年底,向診所護士取得藥物名稱後,向另一名醫生查詢,始悉屬類固醇藥物「地塞米松」,長期注射會令多個器官受損,立即停服亦會引發併發症,嚴重可即時死亡。

失工作能力 民事索償

森川曾與何澤誠對質,他回應:「冇嘢嘅,好小事,我其他病人都係咁打啦。」她聽從何的意見,在○四至○八年四月期間共接受三百九十九次類固醇注射。○八年四月十二日,她因血糖「爆標」,被送入公立醫院,發現患上糖尿病、脂肪肝及庫興氏症候群等,因注射過量類固醇而可能引起的副作用,令她喪失大部分工作能力。森川一○年向醫委會投訴,並向何澤誠追討民事索償。

專家證人、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黎湛輝表示,慢性濕疹可利用噴霧式類固醇治療,注射式類固醇通常只用於治療急性濕疹或其他嚴重個案,每年只能維持一至兩個療程。如病人情況好轉,應逐步減少注射次數。以森川美晴的個案為例,地塞米松的半衰期為卅六至五十四小時,何澤誠當年每四天為她注射十毫克,會令類固醇長期積聚體內,引發不能逆轉的後遺症,在醫學上是不能接受的。

麥列菲菲指出,經過○三年沙士一役後,醫學界甚至醫科學生均對長期服類固醇帶來的各種副作用有進一步了解,批評何澤誠提供的治療毫無醫學根據。他在病人表明不願接受類固醇後,竟仍為她注射近四百次類固醇。在初步調查時,他仍辯稱病人自己堅持接受注射,企圖「卸責」,態度有如「毒品賣家辯稱是吸毒者有需要,才賣毒品」,屬嚴重專業失德。

麥列菲菲指何澤誠承認指控,本身無刑事及醫療失德紀錄,判除牌十個月。十個月後如想申請復牌,須在醫德及處方藥物的技術上有所提升,並於重新執業期間接受十二個月監管。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