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士啟發良策 港提高抗疫力

十年前今日,威爾斯親王醫院8A病房爆發沙士,病毒短時間「攻陷」香港,醫院及社區雙雙爆發,令港府醒悟到盡早隔離受感染者的重要性,疫後於瑪嘉烈醫院創建全港首座傳染病中心。中心醫務總監曾德賢指出,沙士徹底扭轉了本港應付傳染病的策略,往後每遇重大疫情,均由傳染病中心充當「第一收容港」,負責隔離及集中治療首批患者,於最短時間切斷傳播鏈及累積臨床經驗,之後才由其他醫院投入「戰線」。全港隔離病床已增至一千四百張,醫護人員的感染控制意識大大提高,均是沙士後增添的寶貴「彈藥」,「○九年爆發豬流感,大家心中有底,唔會再似○三年咁徬徨,印證之前嘅努力已有成果!」

沙士初期,公立醫院未知有疫症,接收多名已受感染的病人,病毒於病房傳播再傳回社區,令威爾斯及聯合醫院先後爆發疫情。港府及後指定瑪嘉烈醫院為「沙士醫院」,接收全港患者,結果該院不足兩星期已「爆煲」,更令逾六十名醫護染疫。曾德賢指該次經驗影響深遠,顯示將患者分散在不同醫院或過度集中於單一醫院,均可能有問題。當局之後斥資五億元建立傳染病中心,○七年四月啟用,開闢防疫新路向,「好似由鐘擺兩邊擺番去中間咁。」

隔離措施須配合ICU

傳染病中心的任務是守住「第一防線」,一旦爆發重大疫症,負責接收並隔離首批患者,以免他們將疫症傳開。患者集中於同一大樓,有利醫護人員快速累積治療經驗。傳染病中心接收的病人數量,亦是從沙士一役取經,瑪嘉烈醫院當年接收五百多名沙士患者,平均兩成人需入住深切治療部(ICU),即多達百人,ICU無法負荷。自此任何隔離措施,均要先考慮ICU配套。

模擬病房訓練醫護

他指以中心內有一百零八張隔離病床,其中十二張為ICU病床,假如爆發的是H5N1禽流感,平均五成人需深切治療,傳染病中心便負責收首二十宗病例,近期於中東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亦採用同樣標準。當中心收滿二十宗個案,便到其他醫院上陣,每間輪流收二十人。沙士後全港公立醫院的隔離病床已增至一千四百張,整體抗疫能力已大大提升。

現時新畢業護士均需在傳染病中心受訓,至今已訓練逾三千人。中心亦設有模擬實習病房,內有價值過百萬元的假人,電腦可控制假人呼吸、心跳、咳嗽、抽筋甚至流口水,可讓醫護練習插喉等高危程序,「沙士前內科醫生入病房唔會戴口罩,依家全部人自動自覺,又會勤洗手,知道幫病人做某啲程序,要採取咩嘢防護措施,同以前差好遠。」

記者陳紹恒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