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虎嘯:用其所長是用人核心

古賢講用人之道通常比較簡單,多考慮用人所長,這是用人之道的「核心」問題。不能用人所長,就不懂用人,包括不懂用「德才兼備」之人,整個用人之道就沒有意義。

懂得用人所長的人本身就是很了不起的人,是一個首先懂得自己所長的人,是能全面了解各方才能才幹的人,他能統覽全局,幹成所幹之事。春秋時期輔佐齊桓公的管仲說,對於進退有序的朝班禮儀,隰朋比我在行,就讓他來幹大行吧;對於開荒種地,發揮地利優勢,寧戚比我強,就讓他來作司田吧;調兵遣將、使三軍將士勇往直前,我不如王子城父,讓他來作大司馬吧;秉公斷案,嚴明執法,嚴懲奸佞,寬赦好人,我不如賓胥無,就讓他當大理吧;說到犯顏直諫,不畏權貴、不懼酷刑,以死相爭,我最佩服東郭牙,就讓他當大諫吧。齊國有這個人就可以富國強兵。

手下問管仲,那你幹甚麼呢?管仲說,我能充分認識和發揮他們的擅長,我能以此輔佐齊王成就霸業,這就是我能幹的事情。

古賢講用人之道,講用人所長,多以實際的人和事為例,講他們的故事,少有長篇大套的抽象理論。今人喜歡用理論指導實踐,喜歡分門別類弄出一大堆規矩,有政治上的用人標準,有企業營運的「人力資源管理」之說,還會定出許多「量化指標」,放在一個甚麼公司或模式裏讓電腦計算一下,據說這樣做就能一目了然,客觀公正。有沒有道理呢?見仁見智。

那麼,香港三位特首的問責高官是怎麼被使用的呢?董建華、曾蔭權、梁振英都沒有管仲的知人之明和用人之明。不少問責高官根本不是擅長於某些方面就被問責管理某方面,像那個曾俊華根本不懂財經金融,且一再證實幹得亂七八糟,竟然還是兩位特首的財政司司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