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除囊腫手術臨陣變卦

明愛醫院為病人安排切除右手肘囊腫手術,術後囊腫非但未有切除,反令病人痛楚加劇,連帶失去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病人不滿醫生事後未有交代情況,僅安排轉介職業治療部,認為有敷衍塞責之嫌。關注團體直指現時醫生的應診時間嚴重不足,加上多抱「講你都唔明」心態面對病人,或令病人產生疑慮,認為須加強與病人溝通的技巧。

「做完手術仲痛過以前,晚晚都瞓唔到!」年逾六旬的陳先生早前於明愛醫院接受囊腫切除手術,惟術後痛楚加劇,逾月來徹夜難眠,精神瀕臨崩潰邊緣。陳指手術傷口復原後曾觸摸手肘位置,發現囊腫仍然存在,但醫生卻不作理會,僅轉介接受物理治療,質疑醫生診斷出錯,「點解唔係醫好咗先做物理治療?依家粒水瘤都仲喺度就叫我去做,根本就係亂嚟!」痛楚令陳的右手僅餘兩成活動能力,即使日常生活亦無法自理。

手術期間無發現囊腫

明愛醫院發言人證實,病人於手術前接受磁力共振檢查,發現病人右肘有一粒懷疑五毫米的腱鞘囊腫,位置接近尺神經,遂建議接受尺神經移調及腱鞘囊腫切除手術,惟手術進行期間未有發現囊腫,卻發現其神經有壓迫情況,故為病人進行神經鬆懈及移調手術,現轉介其到職業治療部接受手部訓練。

發言人解釋,腱鞘囊腫微小且有自動溶解可能,而手肘腫粒有機會為術後軟組織反應,但承認醫生未有即時向病人清楚解釋有不足之處,該院為此向病人致歉。

部分醫生:講佢都唔明

「醫生同病人之間冇溝通係誤會嘅主要原因,如果醫生講清楚啲個手術點做、當中有咩可能性發生,誤會同爭拗都會少好多!」關注病人權益的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直言,公立醫院醫生平均會診時間僅數分鐘,醫生或無足夠時間全面向病人解釋病況及治療效果,加上部分醫生會抱「專業主義」心態,認為病人「講佢都唔明」,容易產生誤會。

香港醫學會會長謝鴻興表示,倘病人認為事件涉及醫療失誤,可經相關投訴機制反映,但投訴是否成立仍需視乎多種因素,「要睇番手術係咪必要做?係咪正確咁做?病人係咪事先清楚知道手術風險?醫生有冇及時察覺問題?如果醫生做啱晒,但出嚟治療效果唔理想,就未必構成醫療失誤!」謝認為病人亦可主動向醫生查詢與手術相關資訊,以保障個人利益。

記者:黃芷君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