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健視窗:食消夜增糖尿心臟病風險

【本報綜合報道】飲食健康也要講時間?美國最新研究發現,晚上愛吃消夜、生活作息時間經常顛倒,令生理時鐘受到干擾,不但容易肥胖,而且會增加糖尿病或心臟病的風險。

影響胰島素發揮作用

美國范德堡大學研究指出,深夜進食可能會打亂生理時鐘,影響體內新陳代謝機制,令胰島素無法發揮作用。胰島素由胰臟分泌出來,專門控制體內的脂肪、碳水化合物代謝,在攝取相同的食物情況下,白天可將熱量即時轉為能量,而夜間則囤積為脂肪。

研究人員以夜行性動物老鼠進行實驗,正常飲食時間為晚上。研究顯示,老鼠被打亂生理時鐘,在白天胡亂進食,結果多半會長得肥胖;而老鼠白天不正常飲食時,體內的胰島素無法發揮作用,即令血液內糖分轉化為能量。研究人員再將老鼠放置於仿陽光的紅光底下,抗胰島素的表現更明顯,導致更多的脂肪積聚。

研究反映,動物體內胰島素會受晝夜影響,若生理時鐘受干擾,胰島素便不能發揮功用,而這時進食高脂肪食物,體重便很容易增加,令患糖尿病或心臟病風險上升。研究員建議在晚餐與翌日早餐之間盡量不要再吃東西。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