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學童遭網絡欺凌

日前有女子在facebook抱怨收到「十蚊利是」遭網民起底而大受困擾,揭示網絡欺凌問題嚴重,尤以年輕人的網上世界為重災區。有機構調查發現,本港高小至初中學生中逾三成人曾遭網絡欺凌,嚴重程度與三年前同類調查比較沒有改善,欺凌方式包括辱罵、上傳「醜照」,更有女生成為網上情色小說「主角」。

負責調查的社工分析,不少青少年「曾經蝦人」,結果「他朝君體也相同」變成受害者,認為「隔住屏幕」令青少年較缺乏同情心,低估欺凌行為的殺傷力,建議當局加強教育,由小學開始教導遏止網絡欺凌的訊息。

愈高年級愈普遍

香港家庭福利會去年委託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問卷訪問一千五百名小四至中三學生,結果發現近三成一人曾遭網絡欺凌,一成八人曾參與欺凌,最常見方式為言語辱罵、謠言中傷,亦有將「醜照」公開或「改圖」等,欺凌行為與受害學生的憂鬱情緒顯著相關。此外,網絡欺凌情況愈高年級愈是普遍,又以男生參與欺凌比率較女生高。總體數據與三年前同類調查相若,顯示早年發現該類危機後,經過宣傳亦未起到改善效果。

家福會註冊社工吳浩希分析,網絡欺凌盛行一個主因,是「隔住屏幕」令人同情心減低,例如曾發現品學兼優的風紀隊長參與網絡欺凌,因為以為受害者「笑吓就算」、「唔想睇可以唔上網」,殊料欺凌行為的傷害可達一生之久,有受害人不再信任朋友,或終日擔心被舊事重提。吳浩希又發現,受害者通常有一群愛網絡欺凌的朋友,甚至自己「曾經蝦人」,例如有求助男生曾與友人網上嘲笑班上女同學,令女生受壓轉校,豈料男生兩年後因欠朋友錢,「昔日朋友變身今日敵人」在網上造謠中傷他,令男生不敢再上facebook。

籲學校明文遏止

吳浩希指出,家長、學校和朋輩的支持十分重要,建議家長細心聆聽子女心聲,不要用「咁你以後唔好上網咪得囉」的態度,打發被網上欺凌的子女,又提議父母為年幼子女的電子器材裝上保密程式,防止帳戶被盜用。此外,他建議當局在小學起加強教育青少年網絡欺凌的不當,防患於未然,而學校應制訂清晰政策,明文遏止網絡欺凌行為,並為受害學生提供情緒支援。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