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產家庭再一次在財政預算案中被「遺忘」。任教中學的馮淑貞與在內地做生意的丈夫育有一子,家庭月入八萬元,屬高收入一族,但他們認為本港樓價太高,不值得在港置業,故只是租屋住,她認為預算案無驚喜,對紓緩中產負擔的力度不足「幾孤寒」,寄望政府善用儲備,勿只懂守財。
在中學當通識教育科主任的馮淑貞,與在內地從事家具生意的丈夫育有一子,租住觀塘一個六百多呎居屋單位,月租一萬元,佔家庭總收入八分之一。
每月家庭入息約八萬元,本足以在港置業,但她坦言,本港住宅單位的實用率低,不值得花大筆金錢投資,現時的租金僅夠她昔日支付按揭利息開支。因此,她不排除日後北上買樓,退休後長居內地,「內地二、三千蚊租到幾千呎,唔使樓望樓,空間亦多,私家醫院北上發展,醫療服務都可接受。」
她指現時月均開支約二萬至三萬元,當中兒子教育開支佔約七千元,餘款會儲起以便交稅或日後在內地置業之用。她坦言,今次預算案無驚喜,對紓緩中產負擔力度不足,可謂派得「幾孤寒」。個人薪俸稅寬免金額不加反減、子女免稅額僅增加數千元,對中產家庭根本無特別幫助。她寄望政府能善用龐大財政儲備,把公帑用以發展長遠政策,處理人口老化問題,而非單為守財。